江城看媳妇儿把排骨放进锅里焯水,自己凑近小声道,“之前不是说了可以进修吗?现在有方案下来了。”
元瑶赶紧道,“是怎么说的?”
“现在还没定,但是这次讲座的事儿办得好,我们军区也是露了脸。我现在的学历和职级都是可以去申请的,但是现在具体的流程都没定好,反正我们军区是肯定能有名额的。”
“只要能有机会就像。”
元瑶没想到,上次的讲座居然会有这么深的影响。
看来......一点儿微末之事也能改变大局。
自己和家人,一定不能放过任何一个机会。
江城激动之后也很冷静,“这次进修之后,可能会改变现在的工作,到时候看通知是怎么说的吧。”
元瑶嗯了一声,“我们一家人在一起,没什么坎儿是不能过去的。”
“媳妇儿说得对。”
媳妇儿孩子来到这里之后,江城觉得自己已经司空见惯的风景,都有了另一种美。
俩人这个事儿也没和家里人说,毕竟现在还没定下来。
方志给他们写信的时候,倒是说了他那边的情况,也说是今年还定不了,大概率就是明年去首都裴【培训。
元瑶想起梦里的局势动荡,倒也觉得可以理解。
现在去,也不是什么好时机。
江城仔细琢磨了下,“我问问首都的战友,那边是什么情况。”
“先别问了,现在这个时间点太敏感了,你这个时候问了人家怎么回答都不合适。”
“也是,那听你的。”
首都的局势并没有给这里带来什么慌乱,大家还是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今年的稻谷用了研究所的新品种从,产量实现了增高,大家伙都很开心。
尤其是大队的村民们,这无疑是多了一笔收入。
年底钱多分点儿,他们也能给孩子攒一攒,最好是能让孩子读书学本事,现在看人家元瑶,都让孩子把她作为榜样呢。
元瑶不知道这些,写信的时候,还让元良把他们的稻谷种植记录给寄过来,研究所的同志更想看这些。
没想到,元良除了寄这些,也寄了一把成品过来。
不管是留种也好,之后用来做实验也行,对于研究所的同志来说,都是很有价值的东西。
元瑶不得不感慨她爸还是会做人。
信上还说了,最近大队因为大队长这个位子闹出的笑话。
元良也没想到,自己只是随意说了几句话,现在大队居然比过年还要热闹。
罗家本来就有人想上位,但他们家又没什么出众的人才,又没什么关系,唯一值得说说的就是罗家算是大队里的大家族,人数比较多,这个在投票上有优势,甚至可以说,对于后期的管理也是很有帮助的。
但......没有能力这才是重要的因素。
元良不帮着说话,大队里不会有人帮他们拉票的。
所以一直打着的主意是靠舆论把元良逼退,就着元瑶生孩子这个事儿,在大队里可是传了不少闲话。
没想到,人家大队长平日里工作就是公私分明,什么把柄都没抓到。
更没想到的是,元瑶后来弄了个木炭的活儿,直接把大队长的名声做到了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