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番波折,咸阳城的危机得以解除,赵澜再次获得了秦始皇的赏识。然而,此时的天下局势却愈发严峻。
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起义的烽火迅速蔓延。各地百姓纷纷响应,反秦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
秦始皇紧急召集大臣商议对策。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大臣们各抒己见。有的主张武力镇压,有的则认为应当采取安抚之策。
赵澜站出来说道:“陛下,如今起义之势已成燎原,单纯的武力镇压恐难奏效。当务之急,应先查明起义的根源,解决百姓的疾苦,方能平息民怨。”
李斯反驳道:“赵澜,你此言未免过于天真。这些乱民造反,就应当以雷霆手段镇压,以儆效尤。”
赵高在一旁阴阳怪气地说:“李丞相所言极是,若对乱民仁慈,只会让他们更加肆无忌惮。”
赵澜据理力争:“陛下,百姓之所以起义,实乃苛政所逼。若不改变现状,即使镇压了这一波,还会有更多的人起来反抗。”
秦始皇沉思片刻,说道:“赵澜,朕命你前往起义之地,查明真相,拟定应对之策。”
赵澜领命而去。他带着一队亲信,日夜兼程,赶往起义最为严重的地区。
一路上,所见皆是满目疮痍,百姓生活困苦不堪。赵澜心中感慨万千,更加坚定了要为百姓谋福祉的决心。
到达目的地后,赵澜深入民间,与百姓交流。他发现,苛捐杂税、繁重的劳役让百姓们苦不堪言,已经到了无法生存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