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澜带着为数不多的亲兵,快马加鞭奔赴边境。一路上,他心急如焚,脑海中不断思索着应对匈奴的策略。
到达边境后,眼前的景象让他触目惊心。秦军士气低落,营地破败不堪,伤员的呻吟声此起彼伏。赵澜深知,当务之急是重振士气。
他召集了所有将领,站在高处大声说道:“将士们,我们身后是大秦的土地,是我们的家园,我们退无可退!如今,我赵澜与你们并肩作战,誓要将匈奴赶出我们的领土!”他的声音坚定有力,回荡在营地中,将士们的眼神逐渐变得坚定起来。
赵澜亲自视察防线,发现匈奴采用了迂回包抄的战术,让秦军防不胜防。他决定改变防守策略,主动出击。
“我们不能一直被动挨打,必须打乱匈奴的节奏。”赵澜对将领们说道。
然而,主动出击意味着巨大的风险。一些将领提出了质疑:“赵大人,这样做是否太过冒险?”
赵澜目光炯炯:“战争本就充满风险,如果我们不冒险一搏,大秦就没有希望。”
在赵澜的坚持下,秦军组织了一支精锐部队,趁着夜色对匈奴的营地发起突袭。匈奴毫无防备,被打得措手不及。这一战,秦军取得了小胜,士气大振。
但匈奴并没有善罢甘休,他们加大了攻击力度,秦军再次陷入困境。
此时,赵澜发现匈奴的粮草供应线较为薄弱。他心生一计,派出一支奇兵去袭击匈奴的粮草。
“此次行动关乎生死,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赵澜对这支奇兵叮嘱道。
奇兵在艰难的环境中潜行,终于成功烧毁了匈奴的大量粮草。匈奴失去了粮草支持,不得不放缓进攻的步伐。
赵澜趁机加强防线,同时派出使者向周边的诸侯国请求支援。但一些诸侯国担心引火烧身,拒绝了支援请求。
“难道大秦真的要孤立无援吗?”赵澜心中充满了焦虑。
就在这时,一位名叫孟轲的谋士前来投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