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下两侧,众人分跪。师爷清了清嗓子,将药材存在的问题一一陈述,条理清晰,声音沉稳。
然而,那男子听闻却立即高声反驳:“绝无可能!当时你们皆已仔细查验过,我们不过是比你们晚到两日罢了,药材定然不会有差池。”
县令大人目光威严,直视男子,朗声道:“你坚称药材无误,可他却指证药材掺假。”
“梁捕头,速将济仁堂的郎中与后院的府医传来,共同检验这批药材,务必查个水落石出。”
男子一听要验药材,神色瞬间有几分慌张,眼神闪烁不定,但仍强撑着嘴硬道:“我这些皆是上乘好货,岂会怕验。若药材无问题,你们损毁我名誉,耽误我宝贵时间,定要赔付我双倍银钱。”
不多时,济仁堂的郎中与府医匆匆赶来。衙门口,两辆装满药材的马车早已卸车候检,周围百姓听闻是假药之事,纷纷围聚过来,一时间观者如堵。
众人交头接耳,群情激愤,只因这些药材不知会流入谁家,若花了钱财却购得假药,非但治不好病症,恐还会危及性命,此事关乎众人切身利益,自是引得众人高度关注。
衙役上前,将那装着药材的粗布口袋解开,众人的目光齐聚。只见两位郎中,神色凝重,分别从不同的袋子里掏出了一把把药材。
他们手法娴熟,不一会儿功夫,四个药匾里已经满满当当,堆积着十二三种各不相同的药材,或根茎,或花叶,形态各异,散发着淡淡的药香。
验药过程中,男子的眼神紧紧跟随着郎中们的一举一动,额头上渐渐沁出细密的汗珠,双手不自觉地握紧又松开。
每当郎中查验完毕,凑在一起低声交流时,他都会伸长脖子,目不转睛地盯着,耳朵微微颤动,不放过一丝声响。
渐渐的男子脸色愈发苍白,嘴唇也开始轻微颤抖。原本挺直的脊背也慢慢弯了下去,双脚在地上不安地挪动,在尘土上划出一道道杂乱的痕迹。
随着药材的查验,周围聚拢的百姓越来越多,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公堂不便审案,索性搬到了这大街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