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铁工厂更是大炎帝国军事和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工人们在高温的熔炉前,挥汗如雨,将铁矿石熔炼成优质的钢材。这些钢材被用于制造武器、农具以及各种工业器械,为帝国的军事力量提升和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除了官办工厂,潘云还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建厂。他颁布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减免税收、提供低息贷款等,吸引了众多商人投资建厂。一时间,各地的民营工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涵盖了食品加工、造纸、木器制造等多个领域。
“陛下这政策好啊,俺们做生意的有了朝廷支持,这厂子办起来也更有底气了!”一位民营工厂的老板感慨地说道。
修路:铺就经济腾飞之路
与此同时,修路工程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潘云任命了专门的工程官员,负责道路规划和施工监督。以都城洛阳为中心,一条条宽阔的大道向帝国的四面八方延伸。
修路过程中,大炎帝国的工匠们采用了先进的筑路技术。他们先将道路地基夯实,然后铺上一层厚厚的碎石子,再用特制的泥土和石灰混合填平,最后用沉重的石碾反复碾压,使路面平整而坚固。
在一些地势复杂的山区,修路工程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工匠们不畏艰难,开山辟路,遇水搭桥。他们在悬崖峭壁上开凿栈道,在河流之上搭建石桥,让道路能够顺利贯通。
“这路修到俺们这儿,可真是方便多了。以前去城里卖山货,得走上好几天,现在一天就能来回!”一位山区的村民说道。
随着道路的逐渐延伸,帝国各地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商人们的货物运输更加便捷,贸易成本大幅降低。原本因交通不便而滞销的地方特产,如今能够迅速运往全国各地,甚至远销海外。
“以前俺们这的特产运不出去,都烂在地里了。现在路修好了,商人们直接开车到俺们村收购,俺们的收入也增加了不少!”一位农民高兴地说道。
建厂修路的举措,让大炎帝国的经济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然而,在这过程中,也并非一帆风顺。工厂的发展面临着技术创新、人才短缺等问题,修路工程也遭遇了资金紧张、地方势力阻挠等困难。潘云将如何应对这些挑战,确保建厂修路的顺利推进?大炎帝国又将在这两项举措的推动下,迎来怎样的发展变化?一切都充满了悬念,等待着在这波澜壮阔的历史舞台上继续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