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潘龙回到东宫,貂蝉已在殿中焦急等待。见儿子回来,她连忙迎上前去,双手紧紧抓住潘龙的双臂,眼中满是担忧与焦急,说道:“龙儿,你为何要去涉此险地?黑奴国战事凶险,万一你有个三长两短,让为娘如何是好?”
潘龙看着母亲憔悴的面容和担忧的眼神,心中一阵心疼。他轻轻握住母亲的手,说道:“母亲,儿臣明白您的担忧。但儿臣身为大炎帝国的太子,理应为国家分忧解难。如今黑奴国战事关乎帝国的尊严与利益,儿臣若能在这场战争中有所作为,也能为日后治理国家积累经验。”
貂蝉眼中含泪,说道:“龙儿,你是帝国的太子,将来要继承大统,治理天下。这天下太平,才是你施展抱负的舞台,又何必亲身犯险,去那战火纷飞之地?”
潘龙微微低下头,沉思片刻后说道:“母亲,正是因为儿臣将来要肩负起治理帝国的重任,所以更要去经历这些。只有在战场上,才能真正了解帝国军队的实力与不足,才能懂得百姓在战争中的疾苦。这样,儿臣日后才能更好地治理国家,让帝国长治久安。”
貂蝉深知儿子性格坚毅,一旦下定决心,很难改变。她轻轻叹了口气,说道:“龙儿,既然你心意已决,为娘也无法阻拦。但你一定要答应为娘,在战场上万事小心,保护好自己。”
潘龙紧紧抱住母亲,说道:“母亲放心,儿臣定会平安归来。”
然而,貂蝉心中的担忧并未就此消散。她深知,战场上的变数太多,即使儿子武艺高强、智谋过人,也难保不会遭遇危险。她在心中暗暗祈祷,希望上天能保佑儿子平安无事。
与此同时,潘云在与群臣商议后,对潘龙的请命仍犹豫不决。一方面,他认可潘龙的勇气与决心,也明白这场战争对潘龙成长的重要性;但另一方面,他实在无法割舍对儿子的担忧。
朝堂之上,大臣们对此事也各执一词。有的大臣认为太子此举勇气可嘉,若能在战争中建功立业,将极大地提升太子的威望,对帝国未来的发展有利;而有的大臣则坚决反对,认为太子乃国之储君,关乎帝国的未来,不应轻易涉险。
在这一片争论声中,潘云陷入了两难的抉择。而潘龙能否如愿前往黑奴国参战?貂蝉又将如何面对儿子即将踏上战场的现实?大炎帝国在这场战争与太子请命的双重影响下,又将走向何方?一切都充满了悬念,等待着在这波澜壮阔的历史舞台上继续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