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小说>川卒> 第36章 转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章 转进(1 / 2)

在10月26日,淞沪战区左翼集团之防御核心—大场防线失守,北线之防御被敌突破,我军被迫撤至南翔和沪西苏州河一线。次日(10月27日)最高统帅得知《九国公约》即将召开,令前线部队继续坚决抵抗,以显示国府之抵抗决心,欲以淞沪战场之战局,推动英、美、苏等大国出面干预,使中日战争国际化。最高统帅并于28日亲自抵达南翔,召集师以上军官会议,要求已开始撤退之部队停止撤退,返回原防区,再坚持一段时间,至少于11月10日后再定是否撤退。

然,此意图完全落空。其后11月3日到24日于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之《九国公约》会议,与会各国仅以道义支持我国,谴责日方,对于国府热切期望之援助并制裁日方等实质措施一样皆无,完全是口惠而实不至。

故此,我军错失了撤离至吴福线工事防守之良机。待至11月5日,日军第10军于杭州湾金山卫登陆,长驱直入,8日进抵松江,妄想与沪中派遣军主力南北围歼我军。如此严峻局面之下,第三战区无奈于11月8日下令全线总撤退。然交通断绝、通讯不畅、传令不顺,撤退伊始、即陷混乱,60多个师、40多万大军大部失去掌控与秩序,诸多部队争先恐后,纷乱奔突,大量武器装备甚至重炮被抛弃。乱军乃至常熟、福山一线方才勉强稳住阵脚。

早在11月5日,敌于杭州湾金山卫登陆后,杨志便求见军座,言之我军即将陷入合围之险境,不日必将全面西撤至吴(县)福(山)之国防工事。为保障20军余部安稳后撤,杨志请命特战连前先出发为全军探路,并请军座早做准备,避免临时手忙脚乱。军座欣然采纳。

不出所料,20军于7日获令,命之经安亭、昆山道,向吴(县)福(山)线转进,构筑常熟附近用直镇、古里村亘梅李(常熟东)之线之阵地工事。8日,第三战区左翼作战集团决定向吴福线和锡(无锡)澄(江阴)线西撤。军座赞叹杨志料事如神之余,从容调度,命陈亲民797团打前,全军余部所有将士从容不迫、井然有序地向预定地区转进。

杨志领命后,立马回营,下令全连整饬武器装备、弹药物资,收集准备至少一周干粮。当晚一切准备就绪后,杨志便率全连沿着江边地带,直扑长江沿岸的白茆口、徐六泾口、野苗口、浒浦口一线。杨志清晰记得,小鬼子先后在这几处登陆,企图从侧后包围我军。

全连整装行军一夜一日,过嘉定后到达太仓县鹿河港附近时,已是第二日下午,全程约30多公里。受益于近期的越野训练以及充足的伙食,弟兄们虽感疲惫但依然神情自若。杨志命全体休息吃干粮,又派出炊事班到镇上多多采购干粮和御寒之物。随即招集排长以上军官,下令道:“明天凌晨5点出发,急行军,10日前必须到达常熟的徐六泾镇和白茆口镇,大家向弟兄们讲清楚啰,都打起精神来”。

“连长放心,还有4天,时间充裕得很,绝对没得问题”军官们自信十足。

“连长,一路上你啥子都没说,跑到那么远的江边上去,到底要做啥子嘛。现在总好跟我们讲一下噻”杨北魂憋了一路,终于忍不住问出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