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小说>川卒> 第50章 渡江(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0章 渡江(二)(1 / 2)

杨志带着几名骨干与陈团长在巡逻艇上领先,带着”江心通“指引航道。后面是绵延的六百余艘大小船只,船队顺水而下,速度极快,中午时分便来到江心洲南端分叉处。杨志与陈团长商议后,决定由陈团长率领一营、二营,领四百艘船从长江主航道(北汊江)行进,按江师傅“江水通”的提议,到江心洲北端的潜洲处(如今的定淮门长江隧道经过的沙洲)架设浮桥,此处跨江长度窄,可节约船只;同时离下关码头、掖江门、定淮门和草场门较近,可加速后撤的军民渡江。而杨志率其余船只从夹江前行,到清凉门与萧司令联络。

杨志告诉陈团长到达潜洲后,确认安全可以先行在东岸架桥,由”江水通"选择地点,架桥时最好插上鬼子膏药旗,鬼子飞机会以是国崎支队的部队在架桥,可瞒天过海。

杨志率领其余200余艘船只继续从夹江前行,不久就听见水西门处枪炮震响,空中还时不时有几架鬼子飞机向下投弹扫射。此时在水西门、上新河、棉花堤及中华门一带浴血奋战的,应当是德械88师、74军的51师和58师,以及宪兵教导队第二团的弟兄们。

12月初,金陵外围阵地已有多处被突破,按照计划部署,各部守军退守复廓阵地,在通济门、光华门、中华门、水西门等城垣附近与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

镇守京城西水西门一带的是从淳化镇、牛首山撤下来的74军、88师和宪兵部队。狂妄的日军以为占领京城指日可待,遂以第10军猛攻雨花台、中华门,同时派出第6师团步兵协同骑兵作为左翼,从城西攻向下关,妄图切断南京军民退至长江的逃生之路,双方在此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12月10日,日军左翼前锋渐渐抵近水西门外上新河、棉花堤一带。74军军长俞济时下令51师迅速在水西门外构筑纵深工事,防守水西门一带的城墙,又令58师在城内集结于水西门以东地区作为预备队,与88师联合防守中华门、水西门中间的城墙角。

正午时分,随着对京城发动总攻命令的下达,日军派出一支骑兵连及200多名便衣为先头部队进攻棉花堤,遭到宪兵教导团重机枪连的顽强抵抗。战斗中,日军以三五点放射击,连伤守军30多人,守军特等射手董学仁、苏显汉临危不乱,以点放反复还击,打得日军败退而归,董学仁壮烈牺牲。翌日清晨,杀红眼的日军派出步骑炮联合队大举来犯,守军拼死抗争,前仆后继,再次杀得敌军铩羽而归。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