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至五时,逐渐暗淡下来,天空中鬼子飞机也回窝啦。弟兄们趁机纷纷点起火把,两条浮桥已基本连通,船上木板已铺设得差不多了,因船只够多,所以架了两条浮桥。而这时,从各城门汇聚而来的百姓和战士在江边形成一片人潮,黑乎乎数不清,估计有几万人,大家都焦急的等待着浮桥铺设完毕后才赶快通行,见浮桥快要完工,人群越发躁动不安。
杨志和萧司令还在急切的等待着沙洲北岸的消息,不知陈团长那里架桥进度如何,前不久,杨志唯恐那边船只不足,又将此处多余的百艘大船调派过去。
正在众人焦急不安之时,江面上转行过来一艘巡逻艇,快速地开到岸边。高杆龙跳下船头,向杨志汇报说:北边江面较宽,幸亏杨志又调去了一百多艘船,不然船还真不够。他回来旱已不到五十米,现在应快完工。耽误了时间主要是因为陈团长船队刚到那片水域,便被北岸的第一军部队发现了,一下开来了一个营兵力,开始向船队射击,陈团长他们不管三七二十一,以强大的火力压制对方,直接冲上岸,吓得对方全部撤了下去啦。我们的弟兄还伤亡了十几个人,对方倒是没有伤亡,主要是跑得快,加上我们没有对人射击。
杨志和萧司令听完汇报,又高兴又气愤。两人快速商议后,一致同意可以让百姓过江了,但必须控制秩序,要是大家蜂拥而上,不但容易踩踏、拥挤落水,还可能载重过大,浮桥沉水。于是决定,派宪兵特务营的机枪连,守在桥头,有争渡夺路上桥不守秩序者一律就地枪决。
机枪连的宪兵弟兄端着十多挺捷克轻机枪,杨志同样令特战连弟兄端着花机关和轻机枪,排列在岸边,控制着两个桥头,枪口朝骚动的人群,杀气腾腾。人们一看这架式,不由得后退。
萧司令一声令下,人群开始有序上桥,并迅速向沙洲跑去。杨志令高杆龙带着三营一个班的弟兄在引路,将百姓们领到陈团长的浮桥处,再回来。
由于组织有序,人们过桥速度非常快,半个小时不到,江滩上便空了一半人,毕竟江面只有200来米,又有两条浮桥,通行能力快且多。又过了半个小时,掖江门方向涌出数千将士,领头的居然是一位将军,来到近前一看,萧司令认出了是72军军长孙元良,只得上前打招呼。孙军长感慨的说道:“铁侬兄,还是你老谋深算呀,早早在这布下浮桥,可是功德无量啊。”,萧司令谦虚道:“哪里,孙兄过奖啦,这都是杨志兄弟的功劳。”说完一指杨志。
“哦,难道是这位兄弟建的桥,那是强将手下无弱兵,你们宪兵部都是好样的。”孙元良还在眉飞色舞地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