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鬼子的装甲车是一种“九四式轻装甲车”(TK车),TK就是“特殊牵引车”的意思。这种轻型装甲车的个头特别小,就只能坐两个人。要是有一个人受伤了,那另一个人就得既操控又射击。所以也被叫做“九四式豆战车”。
这种车型不能安装火炮,一开始装了1门“九一式车载轻机关枪”,1937年之后就换装1门“九七式车载重机关枪”。它是用牵引车改的,引擎马力小,在恶劣地形就不行了。它就装备个机关枪,作为“战车”来讲,火力明显不够。
装甲这块呢,就用了最少的“装甲”,厚度也就8到12毫米。实战的时候,7.92毫米的重机枪子弹就能把装甲打穿,然后把车里的人干掉。还有啊,这款战车的观察口用的不是防弹玻璃,就是普通玻璃。
六门迫击炮对着战战兢兢驶过桥面的两部豆丁车不断发射,无奈准度欠佳,炮弹都是落在装甲车旁边,飞溅的50炮弹破片无法击穿装甲。眼见着豆丁车不断前进,车上的重机枪狂吐着火舌,打死打伤了好几个弟兄。张营长气得转了一下马克沁重机枪枪身,对着鬼子豆丁装甲车猛射,一梭子过去后,只见豆丁车上部的机枪座舱前装甲上冒出十几个枪眼,重机枪哑火,估计机枪手是干掉了,只是豆丁车还在向前行进。张营长一见乐开花了,重机枪居然可以打穿装甲,完全出乎了张营长的意料。
马克沁重机枪是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成功的以火药燃气为能源的自动武器,该枪为史蒂文斯·马克沁于1883年发明,1884年获得专利。
马克沁重机枪口径为 11.43毫米,枪重 27.2千克,水冷枪管;采用容弹量为333发6.4米长的帆布弹带供弹,弹带可以接续,理论射速 600发/分。该机枪结构复杂,采用水冷枪管较为笨重,帆布弹带受潮后可靠性变差,但在近代战争中被普遍使用。
张营长见马克沁11.43毫米的大口径子弹,轻易的就射穿了小鬼子的豆丁车装甲,立刻对着还在前进的豆丁车上上下下不停地狂射。其他一挺马克沁和四挺九二式重机枪也学着营长,对着两台豆丁车猛射。几秒钟后,两台豆丁车的前部和侧面上下全是弹孔,真正成了死王八,再也不动弹啦。
张营长见鬼子装甲车终于完蛋了,长出一口气,嘴里骂道:“龟儿子,差点吓到老子,这下死逑了吧。兄弟们,给狠狠的打,一个鬼子都不要放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