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小说>川卒> 第113章 鏖战(十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3章 鏖战(十三)(2 / 2)

据当地老人回忆,一营部队到来后,大部分吃住都在山上,没有惊动当地老百姓,对群众秋毫无犯,不拉夫,不征粮,买卖公平。弟兄们到村庄买鸡和鸡蛋均按市价付款,军民关系很好。听说是抗日部队,当地百姓非常欢迎,莫庄农民鲁勤友主动带领乡亲们上山送水、送菜慰劳他们。官兵们都有一颗爱国爱民之心,他们一边喝着开水,一边劝慰老人和乡亲们赶紧离开这里,免遭小鬼子残害,营部军需官赵国清诚恳地说:“乡亲们,赶快带家人离开这里,小鬼子惨无人道,见人就杀,见房就烧,我们是准备在这里与小鬼子拼死血战的!”。在一营弟兄们的竭力催促下,庄里的百姓才离家出走,全部撤退。

6月13日,正值农历关帝会(农历5月13日),这天风雨交加,电闪雷鸣,上空有四架飞机来回盘旋,冈本部队约400余人先从舒城界碑口(原名界碑),开始对荷包山进攻,由于一营弟兄的奋勇抵抗,强攻未成。于是日军一部分兵力绕道龙王庙,占领了荷包山北面的腊子山,接着又派一支日军从王庄北面的火岗头向荷包山东侧发动多次进攻,皆被守在小山尾交通壕的弟兄击退。最后,日军派特爆组从荷包山西面最险陡处偷袭,夺取了机2连的两挺机枪,向镇守交通壕的弟兄扫射,机2连受到两面夹攻,伤亡很大,仍然顽强坚持作战,个个临危不惧。

14日早晨八点,鬼子又开始向山头进攻,枪声十分密集得像放鞭炮似的,等接近小山尾顶时,枪声突然停止了。两天的激战,弟兄们子弹快消耗完了。张营长抽出大刀,大声怒吼:“兄弟们,跟龟儿子拼啰!”,随后弟兄们冲出战壕,挥舞着大刀与鬼子展开了面对面的拼刺肉搏。只听到一阵阵“杀!杀!”的喊叫声,一营弟兄们奋勇拼杀,杀得鬼子们伤亡惨重。

战斗一直持续到下午,一营共击退鬼子七次冲锋,伤亡百余人,但张营长不幸壮烈牺牲。随后,一营不得不从张大山向泗洲庵方向撤退,在撤退时,弟兄们沿途边跑边喊“乡亲们,鬼子来了要杀人喽,快跑,要不跟我们走,有饭给你们吃!”。

鬼子们伤亡百余人也撤离了荷包山,并将伤兵用马车拖走。小鬼子将死亡人员集中拖到舒城三拐的夏庄,浇上洋油(煤油),加上木柴,焚尸烧毁,被烧的有许多是朝鲜和台湾人,当时有少数隐藏在家未走的村民,能听到有受伤未死的发出惨叫:“我们还没有死,是活的……”但仍旧被一同烧死,可见小鬼子多么残暴,简直猪狗不如。日军处理伤员后,计划从汤池向马槽、果树方向进发。

14日晚,战斗结束后,村民陆续回家。15日上午,鲁勤友和乡亲们上山探望,惨景满目:遍山草木被践踏像蜘蛛网一样,泥沙、血土、尸体混杂,一片狼藉。在小山尾交通壕北头,只见一位阵亡将士坐靠在山沟壁上,胸口中弹,鲁勤友、鲁勤流两兄弟认出了他就是劝乡亲们撤离的军需官赵国清,在他身上找出了一张“血钞”,上面写着“抗日寇、抵日货、爱国民、敢战死”字样。在交通壕南头,一位战士名叫江正平,是一个白面书生,是部队文书,头部中弹而死,身挎公文包,身上还有一枚铜质狮象私章。他们还发现在荷包山山腰筛子岭处,有一位士兵,是机枪手,名叫黄凯。他的腹部被炸开,肠子流出体外,身边有一堆机枪弹壳,死时还趴在地上,保持着射击的姿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