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打听到,青州的慕容知府申将已经向中书省上奏,提到花荣、秦明、黄信反叛,准备派大军来征讨清风山。”
众好汉听后商议道:
“这里的小寨,不适合久留。”
“万一大军来围困四周,咱们无处可退,粮草也没准备,难以应对。”
“必须早做打算。”
宋江说道:
“我有一个计策,不知道大家是否同意。”
众人齐声道:
“愿听兄长的良策,请指教。”
宋江笑道:
“南方有一个地方叫梁山泊,方圆八百里,中心有宛子城、蓼儿洼。”
“天王晁盖聚集三五千军马,占据水泊,官兵不敢轻举妄动。”
“我们为何不收拾起人马,前去投靠他们?”
秦明听后说道:
“既然有这个地方,那确实是个好去处。”
“但我们没有人引领他们,怎么能让他们接纳我们呢?”
宋江大笑,便将自己劫取生辰纲的经过,以及杀阎婆惜和逃入江湖的故事告诉秦明。
秦明听后,喜出望外,称道:
“原来如此,兄长正是梁山的恩人!”
“事情不宜拖延,我们赶紧行动。”
当下决定,便开始筹备。将金银财物、衣物行李都装载在车上,准备带着家人、老小一起出发。
共有三二百匹好马。那些不愿同行的小喽啰则被发了些银两,放他们去投靠其他人;
愿意去的则编入队伍,跟随秦明带来的军汉,一共有三五百人。
宋江决定分三队下山,去与梁山泊的官军接应。
山寨的准备工作迅速完成,车辆装好,放火烧毁山寨,三队分开下山。
宋江和花荣先行,带着四五十人和三五十骑马,保护五七辆车子;
秦明、黄信带着八九十匹马和其他车子作为第二队;
燕顺、王矮虎和郑天寿带着四五十匹马和一二百人组成第三队。
离开清风山后,大家走向梁山泊。
在途中,宋江和花荣两人在前骑马,后方的车辆和军队与他们相隔二十来里。
走了五七天,已经远离青州。
一天,宋江和花荣骑马走在前头,忽然听见前方山里锣鼓响起。
花荣说道:
“前方必有强敌。”
于是带上弓箭,做好准备,同时让后面的军队加速赶上。
两人带着二十多人前去探路。
走了约半里路,终于见到一队约有百人左右的军马,前方簇拥着一位年轻的骑士。
他的装束极为华丽:
头上三叉冠,金圈玉钿;
身上百花袍,锦织团花。
甲披千道火龙鳞,带束一条红玛瑙。
骑一匹胭脂抹就如龙马,使一条朱红画杆方天戟。
背后小校,尽是红衣红甲。
头戴三叉形的冠冕,金圈和玉钿装饰其上;
身穿百花图案的锦袍,精美团花织成。
铠甲上披满千道火龙鳞片,腰间系着一条红玛瑙带。
骑着一匹如龙般的胭脂色马匹,手持一条朱红色的画杆方天戟。
背后跟随的小兵,全部穿着红色衣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