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末年,天下局势动荡不安,外有辽、金等强敌虎视眈眈,内有苛政横行、民不聊生,各地起义之声此起彼伏,真可谓是乱世之象尽显。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杨林,这位有着“锦豹子”之称的豪杰,踏上了属于他的传奇之路。
杨林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户家庭,自幼便展现出了非凡的习武天赋,对刀枪棍棒有着浓厚的兴趣。
家中长辈见他如此痴迷,便省吃俭用,为他寻来一些拳脚功夫的师傅,希望他日后能有一技傍身,在这乱世之中谋得一份安稳。
杨林也争气,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小小年纪便练就了一身矫健的身手,身姿敏捷如豹,气力也远超常人。
可天不遂人愿,连年的天灾加上官府的横征暴敛,使得百姓的生活愈发艰难。杨林的家乡也未能幸免,先是遭遇了一场大旱,庄稼颗粒无收,紧接着疫病又开始肆虐,杨林的父母在这场灾难中相继离世,只留下他孤苦伶仃一人。为了活下去,杨林不得不背井离乡,从此开始了在绿林漂泊的生涯。
那时的绿林之中,鱼龙混杂,各路人物都有。杨林起初跟着一些零散的山贼,干些打劫过往商旅的营生。虽说这并非什么光明正大的事,但在那个世道,他们也只打劫那些为富不仁、勾结官府的奸商,所得财物也会分些给沿途那些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穷苦百姓。
杨林凭借着自身的机灵与骨子里的那股正直,很快在这群人中崭露头角,后来结识了同样豪爽仗义的邓飞,两人相见恨晚,一拍即合,决定合伙闯荡,专门劫富济贫,名声也渐渐在这方圆百里的绿林之中传开了。
一日,杨林与邓飞坐在山寨中,一边喝着酒,一边望着山下的官道,邓飞笑着对杨林说:“兄弟,咱这日子虽说过得风餐露宿的,但劫那等恶商的钱财分给穷苦百姓,心里那叫一个畅快啊!”
杨林点头应道:“邓飞兄说得是,只是这绿林之中,也得多加小心,保不准哪天就被官府盯上了。”
邓飞满不在乎地一仰头,灌下一口酒,大声道:“哼,那些个官府的走狗,真要来了,咱兄弟俩也不怕,定叫他们有来无回!”杨林哈哈一笑,两人又继续畅饮起来。
他们与登云山的邹渊、邹润二人时常往来,互通有无。彼时,各地的民间组织、绿林好汉之间有着一种不成文的默契,彼此传递着关于官府动向、江湖局势的消息,以此来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危机。杨林等人也在这样的环境中,不断巩固着自己的小团体,在乱世里寻得一方立足之地。
话说当时,朝堂之上,宋徽宗赵佶醉心于书画艺术,重用蔡京、高俅等奸臣,这些人结党营私,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导致官场腐败不堪,国家财政亏空严重。为了弥补亏空,官府不断增加赋税,使得百姓苦不堪言,各地的反抗情绪日益高涨。
而梁山泊所在的地方,因其地势险要,又有众多豪杰汇聚,逐渐成为了一股不容小觑的民间力量,吸引着四方有志之士前来投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