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口信后,黄兴发第二天便带了些礼物下了山去找黄有亮,顺便带了两个采买的瑶人带上银子采买一些物品。
到了黄有亮家,那边讨价还价,这边在房间里,黄有亮就把县衙差役张武说的事情说了一遍。
黄兴发在沈云峰那里已经捶打近两年,心智早已比以前提高甚多。
他一边感谢黄有亮,一边拍着胸脯保证赤腰瑶寨绝对没这两个人,请黄有亮放心。
两个瑶族的老狐狸心心相印,一个是做到了应差役张武的要求向村老打听,一个是保证没有这两个人。
无论怎么看,黄有亮绝无通风报信之心以及行为。
为了掩饰,黄兴发没急着走,反而聊了聊酒的生意。
谈到这个,黄有亮来劲了,说要黄兴发增加酒的数量,他快和县城的一家商户谈好了,在他那里寄卖一些。
如果最后谈妥了,酒的数量就要增加许多。
黄兴发算了一下,估计等这次收获,可能酿酒的数量就能上来了,便口头答应了,但还是要等红薯收获之后才能知道能不能增产。
这样一聊生意,也缓解了黄有亮的注意力,减轻了心里对赤腰瑶寨的怀疑。
回到瑶寨,黄兴发就直接去找沈云峰了,将黄有亮说的事情告诉了他。
沈云峰听了之后,默不作声,心里想怎么这么倒霉,救人居然救了知县的妹妹。
这显然人家是来找恩人感谢的,可他这个恩人可不想与官府的人见面啊。
见沈云峰默不作声,黄兴发心想坏了,感情就是找眼前这个大个子“瑶人”。
于是便直接问“:可是找你?”
“应该是。”沈云峰也不想瞒黄兴发,毕竟自己用的是瑶人身份,这个瑶人身份又是“挂户”在赤腰瑶寨的。
“你可是赤腰瑶寨的人,你做事要想着赤腰瑶寨啊,瑶人们好日子才没过几天了。”
黄兴发很认真的说,他当然也清楚,沈云峰这个“瑶人”真做了什么事情,赤腰瑶寨是得背的。
“这个我知道,放心吧,我只是救了人而已,他们想把我找出来感谢一下。只不过我不想见官府的人。”沈云峰淡淡的说。
“那就好,以后还是注意点,官府的人不太能信。”
黄兴发依然是瑶人的思维,对汉人的官府还是没有任何的信任感。
“瑶老,放心吧,我不出现,他们过段时间也没有精力找我们了,我们还是安心收获吧,收获完成把基地建设在年前收个尾,不管山下他们怎么搞,我们好好过个年。”
沈云峰胸有成竹的说着,因为他知道快要打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