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不知道这样的协议,沈满意不满意。
谈判是一项互相煎熬的事情,后世中沈云峰经常有各种商业谈判,有大有小,为此,他一个理工科大专毕业的,还买了不少商业谈判的书学习,甚至还花钱报了班,可以说还是有点用的。
至少在这个时代,商业谈判上还没有人去总结到理论高度来指导实践。
沈云峰并不急,他自己也是商人,知道只要有利润,商人就像狗熊扑向蜂蜜,不会在意蜜蜂。
就像资本论里写的那样,只要有足够的利润,资本甚至会铤而走险。
所以,沈云峰并不着急这样的谈判,而且已经给了路易斯独家销售驱虫药和桅灯的好处,他也不会心急,会认真考虑。
自从这次谈判之后,对普鲁士人们的看押也就松散了,基本每天都可以放放风。
时而沈云峰就带着沈俊浩去找路易斯聊聊天。从路易斯口中能获得很多如今这个世界的信息,尤其是科技的发展,这对沈云峰非常重要。
譬如,沈云峰从路易斯口中得知,这时候,现代火药还没问世,用的还是黑火药,只不过欧洲人用的火药制作更为精细一些。
火器和中国人的差别或者可以说领先,主要还是底火的运用,在射击速度上要领先很多,所以英国人在虎门争夺炮台的陆战中轻易击败了清军。
而大炮使用的技术上,英国人因为无论铸造技术和使用炮的技术都远超清军,所以,在炮击上,清军也无法战胜英国人。
英军的舰船都是橡木制造,而清军船只大多以松木杉木制造,清军的炮弹经过长距离飞行,碰到坚硬又有弹性的橡木往往就被弹开。
英军的炮弹击中清军的船只却很容易造成伤害。
这些分析并不是秘密,英国人经常停靠澳门获得给养,其他国家的商船也密切关注英国人和清军的交战。
因为交战,导致广州无法进入,很多国家的商船就很头疼,无法把货物送到广州,只能卸载在澳门,再通过各种小船装运的方法偷偷进入中国。
路易斯的船上还剩下一部分布匹没有卖掉,准备回程的时候去印度卖掉。
但印度是已经早就被殖民的国家,布匹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只能向周边购买力不强的小国扩散。
所以,印度市场价格对路易斯来说毫无吸引力,甚至要加上运费算的话只能是亏本清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