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正豪的落网如同巨石入水,搅动了朝廷内外的风云。保守派噤声,改革派振奋,京城的百姓也逐渐意识到,凤念昭的改革并非只是权力斗争,而是真正为了帝国的未来。
---
清晨,赵宁带着密探的最新战报走进书房,神情中透着一丝喜悦:“小姐,自从周正豪被捕后,朝廷内部的不满声音减少了许多。地方的豪强势力也开始收敛,他们似乎意识到,朝廷不会再容忍任何叛乱迹象。”
凤念昭翻阅着最新的情报,眉头却未舒展:“这些人暂时蛰伏,不代表他们真的放弃了野心。改革的道路才刚刚开始,任何一丝松懈,都会让这些人卷土重来。”
赵宁点头:“是的,小姐。不过好消息是,北方边疆的防线已经稳固,游牧部族因为粮草供应不足,正逐渐撤回腹地。而西南的清查行动也已接近尾声,多名地方豪强被捕,剩下的势力已不足为患。”
凤念昭目光微凝,语气沉稳:“敌人的威胁虽然被遏制,但改革不仅是肃清叛徒,更是要重建秩序。地方的腐化和朝廷的失信,才是百姓痛苦的根源。”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传令下去,整顿地方官府,确保官员廉洁高效。与此同时,加强对民生的关注,让百姓切实感受到朝廷的诚意。”
赵宁拱手:“是,小姐。”
---
与此同时,朝堂内也迎来了一场全新的讨论。凤念昭召集众官,共同商讨如何巩固改革成果,并建立一套长久有效的制度。
一名改革派官员说道:“小姐,此次清查行动虽然震慑了叛徒,但要想彻底杜绝腐败和叛乱,仅靠威慑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建立一套透明且高效的监察制度,从根本上防止权力被滥用。”
另一名官员附和道:“小姐,民心是改革的根本。若能通过政策稳定民生,恢复地方的经济,百姓自然会对朝廷更加信任。”
凤念昭点头表示认同:“你们的建议很有道理。改革的关键,是让百姓看到希望,同时让官员有所约束。”
她语气坚定:“传令各地,设立监察院分支机构,直接隶属中央监察院,负责监督地方官员的行为。除此之外,设立百姓举报渠道,确保民间的声音能够直达朝廷。”
---
夜晚,凤念昭独自在书房中,审阅着地方传来的改革报告。她的目光中透着一丝疲惫,却也夹杂着隐隐的欣慰。
赵宁推门而入,递上一杯热茶,轻声说道:“小姐,您的部署已经开始见效,地方的百姓对朝廷的支持度逐步提高。特别是在北方和西南,许多百姓自发地组织起来协助维稳。”
凤念昭接过茶杯,淡淡一笑:“民心才是帝国的根基。只要百姓相信我们,任何阴谋都无法动摇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