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朝啊,竟然孕育了这样一个窃取国家气运,集万千于一身的大盗。这种事情杨波涛无论如何也不能容忍,更不愿再次低下头颅去承认这种霸道。如果他现在屈服于这样的权威之下,那么作为第一个实践新法理念的人也就失败了。如今的杨波涛不仅代表着他自己,还代表着广大人民的心声乃至天意本身。每一举一动都有可能是“天”在默默注视着,所以他更加不能表现出任何的屈服。躬身致意已经是最大的让步了,但这只是礼貌上的退让,并不代表他愿意遵从。
当杨波涛再次看向那位太监时,只觉得对方的脸色异常丑陋。这个被阉割掉了男儿之气魄的小人,竟敢来指责他,试图让他屈服。然而,一旦杨波涛真的妥协了,就等于让所有民众的愿望一同被践踏。
尽管杨波涛愿意对万民跪拜以示敬重之情,但对于那些想要窃取百姓之力、天地之运的人,则绝不可能做出丝毫谦卑的姿态。“滚!”随着一声怒吼,杨波涛猛然挺直身体,“快滚出这里去!今后我新法门徒只会拜向苍天,不论此世间是否真有圣皇存在,就算有也休想让我杨波涛低头!”这句话如同雷鸣般震响在整个房间里。
老太监听到这话整个人都颤抖起来,愤怒地指着杨波涛,脸色铁青到几乎要滴出血来。他那干裂得仿佛风干水果皮般的嘴唇微微张合着,似乎正准备破口大骂,但忽然又想到那位大德皇帝曾嘱咐过一定要确保杨家当代家主参加这次科举考试……杨家影响力遍布四海五湖,无数学子皆以之为学习榜样,若是能够得到杨家长者们的支持赞美,便等同于掌握了整个学术界的话语权,这对实现皇帝野心而言意义非凡。
因此即便心火中烧,老太监也只能强压下满腔怒火,不再看向杨波涛,而是将目光移向手中金黄璀璨的卷轴:“奉天承运,皇帝始诏曰:‘杨家世代忠良,为国立功为民请命,实乃国之基石、民生幸事。朕今依照天意及民意承诺,若杨家当前掌门能于三月内参加殿试并且进入前三甲,即可重新恢复其封号地位,并额外奖赏黄金数万两以及肥沃农田千余亩。钦此!’”
老人用尽全力使声音显得格外坚定有力,因为他深信只要提及名望、财富之类的条件,就足以打动任何读书人的心。然而,他却没注意到杨波涛在听完这段旨意后眉头已经皱成了一团。
这诏书中的话语实在是太刺耳了。尤其是开篇的第一个词“奉天承运”,这种措辞明显带着一种夺取天下气运的意图,几乎在无形中将皇帝的地位树立为凌驾于众人之上的‘天’。接下来的“秉天之意,万民之愿”更是进一步巩固了他的绝对统治地位,几乎是自比为上天本身,这样过于直接且夸张的说法,在很多人心中种下了不满的种子。整个语气充满了傲慢与独断,仿佛已经无视了百姓的实际感受和国家的传统价值观。这一切,实在是应该修改一下,使其更加温和些,更贴近民心。
“把那个拿来给我吧。” 杨波涛平静地伸手一挥,圣旨瞬间就从太监手中滑落到他那里。老太监眼见着杨波涛如此轻松自如地接过了皇权象征的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