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天下的法生也是分为几个阶层的。最高的一等自然是圣人家的弟子。只可惜这个世界只有浩然圣人这一位,而浩然圣人又没有子嗣后代,故而这种地位已经不复存在。接下来便是贤人的子弟,比如杨家和法家这样的大家族。而最低等的就是寒士,布衣出身的法生,往往被视为草芥,不被重视。
“嗯,法江兄有礼了。”杨波涛与法江相互打了招呼后,才将目光投向徐达。“徐达兄所说或许有误。我杨波涛依旧是法家的学子,只不过其中的一些变故还待这次大试之后才能向天下布告。届时,相信各位自然就会明白了。”杨波涛平静地道,目光坦荡,语气平和中带着不可动摇的信念。
“杨波涛,你不要再在这里假心假意迷惑众人了!”徐达的声音尖锐而充满挑衅,他的目光如炬,手指毫不客气地指向对面的人,“我徐达虽然不才,但我今天要揭穿你的真面目!”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指责,杨波涛的脸色微微一变。在如此多人的注视下被这样指着,简直就是公开挑战对方尊严的方式之一,但即便心里明白此点,他也只能强忍着没有发作。“不知道徐兄打算以什么方式揭示我的所谓真面目呢?还有,你觉得我的真面目应该是什么样子?”他反问道,声音平和中带着一丝不可侵犯的气息。
“一个月前,是不是你在洛河上题了一首诗?”徐达直接切入正题。
提到洛河的事情,杨波涛的眼神闪现过瞬间回忆的样子:“原来徐兄那日也在场?倒是让人意想不到。”
“在座的诸位请听我详细说来。就在上个月底的时候,当七皇子,也就是当今洛王离开京城去往封地,在洛河边停留歇息之际,正好遇见了这位杨兄。大家都知道殿下本人亦是学法之人,却不幸收到了一首鼓励放弃学习之道、转向修炼气功之路上的诗——‘惊涛怒浪永不休,安居一隅十五载;此行随流洛水旁,何如弃法学修气?’这几句词句背后所含之意明显是在鼓动殿下放弃追求学问与法律的知识,转而去练习那些所谓的内家气功。”讲到此处,徐达提高了音量,似乎想让每一个听众都感受到这份激愤,“那么请问,这能称得上是一位真正尊重法律精神者的作品吗?”
话落之后,四周原本议论纷纷的声音瞬间静默了下来,甚至可以听到轻微倒吸冷气的声音。法江的表情尤其阴郁,仿佛暴风雨即将来临前最后一点宁静时刻那样令人感到压抑。
"难道杨兄真的说过这样的话吗?!" 法江开口询问时,脸色铁青几乎能滴出水来。
然而,在这样紧要关头,即使真相可能已经呼之欲出,杨波涛依旧保持镇定:"洛王殿下是我亲密无间的好朋友。作为其好友,在他即将就任为一城之主前送上祝福自然再合理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