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放松下肩颈的肌肉,活动了一下腿脚,便继续看第二道题。第二道题要求考生写一首试律诗,这首诗必须要是十二句的五言律诗。这首诗偏向对人生哲理的考察,让段书瑞不由得想到朱熹诗中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他仔细捋了捋思路,将稿纸写下大致框架。一首诗的字数不多,只有六十个字。但如何将这些诗句串联起来,使之不仅做到押韵,还要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并且不落俗套,是一件考验人的事情。
虽然段书瑞平时练得最多的是写景抒情诗,但借自然景观反映人生哲理的诗也不是没有练过。而且他练习得少,不代表他积累得少。在纸上写写划划之时,他已经将脑海里积累的素材分好类了。他回忆起陈伯所教的知识点,将自己平日所学尽数挥洒于纸上。这道题题目虽长,但段书瑞已经将题目浓缩成一句话,律诗结构也构思完毕,写起来自然顺畅。
甲字号考房内,众考生也和他一样在奋笔疾书,黄昏还未至,考房内已经有不少考生写完了两篇杂文。他们规规矩矩的将考卷交到受卷官手中。
段书瑞将律诗誊抄完毕,又仔细的检查了一遍考卷,才起身交卷。考场上交卷的考生已有数十位,此时天色也渐渐暗了下来。段书瑞回到号舍里,匆匆解决了晚饭。此时,他不得不面对本场考试中最大的难题,那就是怎么睡觉。
他将桌上的笔墨砚台收好,将蜡烛点上。随后,他将白天当桌子的木板拆下,与下层木板平着拼成一张简易床铺。这床短小得可怜,甚至还不及陈舒云房间里那张胡床。
段书瑞脱下鞋子,蜷缩在床上面。他感觉自己全身的骨骼在咯咯作响,人生第一次觉得自己一米八五的身高真是个过错。但是没办法,谁叫他的亲妈长了一双大长腿,他外婆小时候也将他喂得好呢。虽然很不舒服,但随着四周光线一暗,他还是迷迷糊糊的睡了过去。
早上,他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如厕,此时茅厕已经比最开始脏了很多。他捏紧鼻子匆匆上完,便马不停蹄的冲出茅厕。
出了茅厕,在号军的监督之下,用水缸中的凉水匆匆洗了把脸,人终于精神了些。他用肉干煮了点粥,就着馒头下肚,便开始等待龙门的开启。
龙门就是贡院的大门,在出场之日——也就是今日会开启三次。此刻龙门附近已聚集了不少考生,有些志得意满,有些神色凝重。段书瑞揉了揉腰,他只感觉到累。
虽然今天可以回客栈,但所有考生们也就只有一晚上的休息时间,因为明天所有人还要进场,准备迎接后天的第二场考试。
段书瑞倚靠在贡院门口的一棵槐树下,等待着崔景信和陈舒云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