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书瑞拣起一块桃酥放入口里,喝了一口茶。他由衷地感慨道:“还是在师父家里最舒服。”
“外面的饭不好吃?客栈的床不舒服吗?”师娘调笑道。
段书瑞苦笑道:“在考场吃的简单,一下考场就是大鱼大肉,肠胃都有些不适应了。客栈太吵啦,搞得我经常失眠。”
其余三人都笑了。师娘将一盘桃酥端到他面前:“那你多尝尝师娘的手艺。”
吃过茶点后,师父师娘便将家中发生的诸事和二人说了。
段书瑞这次考中省元,仅朝廷赏赐、免除的赋税徭役就足够他过上很好的生活了。他们三人之前考中举人后,食宿费就由朝廷补贴了一部分。赶考耗费虽多,但段书瑞也不是铺张浪费的人,也没有太多额外花销。
除了朝廷的奖赏外,府衙、县衙等共奖励了他一百多两银子,至于本地乡绅送的贺礼,段书瑞和二老商量一番,留了一部分,又退回去一部分。像房契及仆婢等他都没有收。
不过段书瑞思来想去,觉得陈伯家中确实需要招两个人,毕竟师娘年事已高,一个人里里外外的根本忙不过来。
除此之外,师父家的大门也旧了,每次关门总会发出令人牙酸的“吱呀”声。段书瑞和师兄弟二人商量过,想给师父换一扇新门。
他将心中所想说了,陈伯捋了捋胡子,笑着岔开话题:“修竹你啊,自己住的房子都这么简陋了,怎么不想着换一套新房子?”
“我经常住在师傅这里,又何须大费周章地修缮房屋?”段书瑞不好意思的笑笑,“再说了,‘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嘛。”
“你这孩子。行了,我知道你们是一番好意,就依你们的想法来办吧。”陈伯无奈地摇摇头,嘴角却止不住上扬。
“对啦,还有一件事没告诉你呢。”师娘笑眯眯地说道,“你不在的这几日,府城里的媒人都快把家里的门槛给踏破了。”这话可不算夸张,自从知晓段书瑞考中省元后,城中富商、官绅人家有女待嫁的个个都给他发了帖子。
段书瑞喝了一口茶压压惊:“其实徒弟还没有考虑这么长远……”
“我和你师父都不会给你压力。你啊,就遵从自己的心,选一个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