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子还是一名……儒学夫子?”宣宗又翻看了一眼段书瑞的履历。
“禀圣上,是的,但他教的多是一些十一二岁的孩童。”
宣宗皱起眉头,彼时佛家、道家思想已占据主体地位,儒家思想遭受到排挤。而这个士子竟然还是儒学夫子……
宣宗没说什么,转头看向第二名的卷子:“杜宇衡?”
“回陛下,是进士科省试的第二名。”杜宇衡可是这批贡士中最年轻的一位,出自书香世家,从小天资过人,在白鹭书院进修时也时常名列前茅。
“陈舒云?”
“回陛下,此子在省试中排名十六。”
……
“众爱卿以为当取哪篇文章为魁首?”宣宗悠悠开口。
“陛下,臣以为段书瑞的卷子崇本务实,关注民生,句句发自肺腑,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高鹏开口道。
“其他爱卿有什么看法?”
“回陛下,臣以为杜宇衡的文章,构思精妙,逻辑严密,可列为第一啊!”
“陛下,臣倒是认为陈舒云的文章……”读卷官们开始各抒己见。
“众爱卿,了解了你们的看法后,朕心中大致有数了。”宣宗一振袍袖,拿起毛笔就在纸上书写起来。
钦定第一名后,宣宗又定了第二名,第三名。十份试卷排好名次后,他便大手一挥,示意群臣可以解散了。
读卷官们看到前五名后,都有些感慨,看来当今圣上是有自己的想法啊!这个段书瑞还真是可惜了。名次已定,读卷官们便返回学士院,毕竟还有很多事情在等着他们。
读卷官们的任务还没完成呢,还有很多试卷等待着排名次,需要在今天傍晚前填写好二甲和三甲的黄榜。
众人紧张的忙碌着,终于填写完皇榜,最后将一甲三人的名字填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