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级别的宴会,皇帝自然是会亲自参加的。与宴者也经过皇帝“钦点”,大多都是朝中的高官重臣。
此时段书瑞三人早已穿戴整齐,聚集于曲江沿岸,等待着皇帝、主席大臣、读卷官、提调官等的到来。
两刻钟后,宣宗率领一帮官员在鸿胪寺官的引导下来到曲江正中的亭子中坐下。段书瑞等人在杜宇衡的带领下向皇帝和各位官员行礼,随后按照排名的先后顺序依次落座。
接下来仪制司郎中为他们在官帽上簪花,发表了一番开场致辞,为众多进士介绍了宴会的流程。随着琵琶的一声铮鸣,宴席算是正式拉开了序幕。
除了状元、榜眼、探花每人一席之外,像崔景信他们都是四人一席。宴席上的菜肴十分丰盛,主食、甜品、肉食一应俱全。段书瑞瞟了一眼皇帝面前的桌案,惊讶地发现上面竟摆着一大盘荔枝。荔枝多产自岭南、巴蜀之地,在长安可是个稀罕物,需要耗费大量人力、财力才能运来。嗯,皇帝果然豪横啊。
尽管桌上摆满各种珍馐美食,但众人的心思显然不在吃上面。堂上坐的虽然名义上是读卷官,但 实际上可都是朝廷的重臣,众人都想给这些朝中元老们留下一些好印象。
杜宇衡率先起身出列,段书瑞等人也随即起身,众人向各位官员敬酒后,就到了自由活动时间。一时之间亭中觥筹交错,诸位官员也是相谈甚欢。
待新科进士们依次给各位读卷官们敬完一轮酒,宣宗清了清喉咙,笑着开口:“良辰美景,岂可缺少美人?今日朕特地请来平康坊的几位娘子,让她们为诸君表演才艺!”
此话一出,宴席上的气氛又达到高潮。皇帝身旁的几名官员纷纷抚掌称赞道:“陛下英明!”
“平康坊里才女众多,其中的花魁娘子更是难得一见。今日真是托了陛下的福啊!”
进士们也交口称赞着,当然,杜宇衡和段书瑞二人除外。前者正在慢条斯理地吃着面前的烤羊肉,后者则是面带微笑,不发一语。而仔细一品,才能品出那微笑背后的淡漠疏离。
众人的目光都聚焦于江面之上,忽听远处传来悠悠扬扬的一阵丝竹之声,由远而近,听得人心里轻飘飘的,仿佛在云端漫游。
一艘艘花舫不紧不慢地驶来,舫上挂满了纱帐绢灯。江上处处笙歌,说不尽的繁华景象、旖旎风光。
忽听锣鼓响起,各船丝竹齐息。众人还没反应过来,只见各艘花舫不约而同地拉起窗帷,每艘舫中都坐着一个盛装打扮的姑娘。亭中各处,彩声雷动。
内侍又撤去冷盘,呈上一些清爽的瓜果点心,服侍众人饮酒赏花。众人不像皇帝那样坐拥后宫粉黛三千,此时陡然看到如此多的美人,湖光山色、桨声脂香,别有一番风光,不觉为之心醉。
段书瑞也看得有些呆了。只见歌女身上均穿着颜色各异、花纹繁多的襦裙,面上化着精致的妆容,明若朝霞,艳如芙蕖。他的心里居然冒出一个不合时宜的念头:要是鱼幼薇长到十五六岁,穿上这样的衣服,一定会艳压群芳。
一阵凉风吹来,将他飘远的思绪拉了回来。他赶忙掐了一把自己的大腿,提醒自己不要想入非非。
此时一艘花舫正好从他面前驶过,船上歌女怀抱琵琶,悠悠抬起头来,正好和他对上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