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当然知道卫瑾风有多努力。他每年会开展不定期家访,每次问起卫瑾风在家的学习情况时,他娘都会从屋内拿出厚厚一沓麻纸——纸上写着四书五经的内容和一些诗歌。
“先生,您是不知道这孩子有多刻苦啊。冬天那么冷,好多大人都起不来,他却能做到坚持早起,起来后不是晨读就是看书。”
段书瑞不由得微微动容。即使在高考百日冲刺时,他都没有做到坚持早起。这样一个十四岁不到的孩子却做到了。究竟是怎样的动力在驱使着他?
段书瑞轻声道:“瑾风,你为什么那么想去白鹭书院?国子监和太学不好吗?”
卫瑾风的目光穿过他,飘向了远方。他自顾自地说道:“在我七岁的时候,曾经登上过云台峰。”云台峰就是白鹭书院所在的山峰。
“站在山峰,几乎可以俯瞰整个长安城的景象。那里环境清幽,远离世俗喧嚣,正是我梦寐以求的治学之地。我希望在那里找到我未来要走的路。”
段书瑞笑了,他拍拍卫瑾风的肩膀:“有志者事竟成。那你可要做好心理准备了。接下来的日子里,你早上要上课,下午要去我那儿加练,晚上还要完成功课。你可以做到吗?”
“我一定能做到!”卫瑾风像一头倔强的小牛犊,眼里燃起了熊熊火焰。
接下来的半个月里,段书瑞对他展开了魔鬼集训。段书瑞依稀记得书院的课程安排——鱼幼薇曾经对他提起过。他按照州试的考察内容,给卫瑾风出了一些相对简单的题目,让他进行定时训练。
不管当天的任务有多重,卫瑾风都能咬牙坚持下来。段书瑞看着他日益提升的成绩,心里充满感慨。他班上的十几个学生,在九月之后就要各奔东西了。他保守估计只有两三个学生会继续升学,其他的学生们可能就要回家务农,或是子承父业了。
而那两三个学生中,卫瑾风无疑是最有潜力的一个。
他希望自己这个学生能够得偿所愿,前途无量。
很快到了约定的最后期限,段书瑞领着卫瑾风到了白鹭书院。走到门口时,依然是那个熟悉的门童前来迎接他们。
“段公子,卫小公子,二位请随我来。”
三人一同走进书院,经过讲堂和藏书楼,最后在一个敞开着门的空房间面前停下。
苏颢施施然走出来,向段书瑞拱手行礼:“段公子,别来无恙。”
段书瑞和他寒暄两句,将卫瑾风轻轻往前一推:“苏山长,这就是我在信中提到过的弟子,他从小就对白鹭书院心生向往了。”
苏颢微微一笑,他的目光停留在卫瑾风身上:“段公子如此优秀,相信你教出来的弟子也一样优秀。既然如此,就让他随我一同进去接受测验吧。”
段书瑞目送着两人进去,正准备到山脚等候,一旁的门童却做了个“请”的手势:“山长请您移步内室,他早已准备好茶水款待贵客。”
段书瑞跟着他走进内室,门童向他缓缓鞠躬,就转身离开了。段书瑞在书桌前盘腿坐下,桌上放着热茶。他感觉喉咙有些干,便拿起茶壶斟了一杯茶。
喝茶的时候,他忍不住好奇地打量起房间。这个房间与之前相比并无大的变化。段书瑞的目光刚转向木床,便被一团毛绒绒的东西吸引了。只见一只橘猫正懒洋洋地躺在床上,目光慵懒地看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