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穿越后我成了鱼玄机的老师> 第78章 杂文考试(第一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8章 杂文考试(第一场)(1 / 2)

段书瑞在考前连着三天坚持锻炼身体,他围着客栈的院子跑上几圈,又完整的打了一套八段锦,现在感觉自己精神倍儿棒。

搜身自然是省试必不可少的环节。省试的搜检要比州试严格得多,礼部贡院的省试更是有六名搜检官在。这些搜检官均出自军卫,一个个怒目圆睁,光是气势就镇住了绝大多数考生。

入了贡院内,有提调官强调考试事宜,有监视官监视考场纪律,有巡绰官巡视考场。另外还有印卷受卷官等负责试卷的收发,以及供给官负责为考生提供茶水食物。考场气氛之庄严,让众位考生心惊不已。

不远处高高伫立的明远楼,正是监视官监查众位考生、维持考场秩序的地方。明远楼坐落于礼部贡院的中轴线上,主体有三层,楼上两层四面皆窗,站在楼上可以一览贡院。考生一有什么小动作,便会被监视官尽收眼底。

考场外有考生对应的号舍图,段书瑞在甲字房,待考官唱名之后,他便领了考卷到了自己对应的号舍。

段书瑞的省试也一如既往的延续了好运气,没有分到号尾的位置。要知道那里临近茅房,味道可不是一般的大。

段书瑞打开试卷,看了一眼手中的试题。

唐代省试一般考三场,分别是杂文、贴经和策问。第一场考杂文两篇,即一篇诗和一篇赋。这一场考试是为了衡量众多考生的文学素养。这两篇杂文决定了他们在考官心中的第一印象。尽管朝廷表示要三场并重,但考官的精力是有限的,看考卷时往往也是看头场卷时精力最为旺盛。

唐代所试的赋都是律赋用古语一句八字为韵,有依次序为韵的,也可不依次序为韵的。据统计,大多赋的字数都在三百五十至四百之间。*段书瑞简单的在心里打了个草稿,给自己也规定了大概的字数范围。

因为是考试,段书瑞思考略微久了一些。但他也知道考场时间紧张,思考得差不多了便开始动笔。

杂文不仅要考临场应变能力,更考平时的积累。段书瑞读考题时心中已有了想法,于他而言,考场上除了气氛紧张些,其他与他平时写文章并无区别。他一旦开始下笔,周遭的一切便瞬间静止了。他的注意力只会集中于眼前的题目和稿纸上。

经过平时的训练和月测,段书瑞写字的速度已逐渐练了出来。他洋洋洒洒的写了三百多字,写完后花半分钟检查了一遍,便开始将稿纸上的赋誊上考卷。

段书瑞读过很多名人的赋,诸如白乐天、韩昌黎的,但他依然不敢借鉴太多,生怕失去文章的本真。段书瑞平时是如何写的,考场中便也如何去写。

一篇赋写完,时间也到中午了。段书瑞感觉有些饿了,便将卷子收好,从考篮里取出一包食物。他想起自己州试时的吃法,于是如法炮制了一个夹着肉酱的馒头。唯一的区别就是现在天气回暖了,不需要再在烤炉上烤了。师娘自己做的肉酱味道就是好,里面虽加了辣子,但也不至于太过麻辣。他几乎是狼吞虎咽的吃完一个馒头,感觉还没吃饱,又剥了两个煮鸡蛋,就着热水吃下去。这才感觉腹中有了饱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