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颖闷闷不乐地盯着她,没有吭声。
“对啦,这个给你。”鱼幼薇从怀里掏出一个荷包,塞到崔颖手中。
崔颖看到那做工精细、款式别致的荷包,眼圈一下子红了。她将荷包翻来覆去地看了好几遍,最后珍重地收到自己怀里。
“……那你们一路顺风,我就不去送你了。”崔颖哽咽着说道,“你可千万别忘了我,我以后还要来长安看你的……”
鱼幼薇抽动了几下鼻子,拼尽全力忍住眼中的酸涩,伸手抱住她,轻拍脊背以示安慰。
翌日清晨,集贤书院门口。
一架马车停在门口,旁边几匹马儿正在低头吃草。
李浩和杜宇衡在到洛阳后又买了两匹马,现在正好一人一匹。山长请了两个镖师,护送他们一行人前往长安。
这一路上山高路远,中途随时有可能跳出几个响马,一行人里没几个会武功的,不请镖师不成。
鱼幼薇接连望了好几眼大门,都没看到罗兰的身影。她心中好生失望,三两步跨上马车,将两侧帘子放下。
“幼薇!”一声熟悉的声音从窗外传来,她不由得睁大了眼睛。
她一把掀开帘子,只见罗兰气喘吁吁地将一封信递到她面前:“回去再拆开看。祝你们此去一帆风顺,到了长安后记得给我回信。”
鱼幼薇感动到有些语无伦次:“师、师傅,我终于等到你了!”
罗兰笑着拍拍她的脸。日影融融,她唇角漾着笑,整个人都在发光。
“李兄,一路平安啊!”
“杜兄,回去后记得给兄弟写信啊!”
“以后有机会再来洛阳玩啊!”
几个与他们相熟的弟子站在门口,七嘴八舌地喊道,边喊边向他们挥手。
尽管知道前路多坎坷,但看到书院一帮人为他们送行,众人心中充满了暖意,也积蓄了更多面对前路的勇气。
从洛阳到长安,坐马车要半个月的时间。众人都没有忘记聂桑的叮嘱,决定坐船回去。宁愿多花些银两运输马匹马车,也不愿再去冒半点被响马劫持的风险。
所幸一路上还算风平浪静,统共只花了七日的时间便回到了长安。
鱼幼薇一回到书院便待不住了,迫切地打算回家。于是她洋洋洒洒地给段书瑞写了一封信,信里表达了她的归家心切,央求他早日来接她。
段书瑞很快托人传来回信,约定了来接她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