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重生之再造华夏> 第7章 至元十六年的元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章 至元十六年的元廷(2 / 2)

更糟糕的是,自从5年前征东倭失利后,辽阳行省也开始不稳,乃颜、哈丹已经不听指令,还有次子镇南王也报,自从云贵兵马北上后,那安南王陈氏见西南空虚,亦是蠢蠢欲动,如此到处需要用兵之时,南方大军却迟迟不能北上,况且钱粮...。

12年前忽必烈鉴于四围都有强敌环伺,漠南开平辽阳云贵京畿等地钱粮有限,本不想对宋室用兵,但汉臣们尤其是湖广两淮归附的汉臣将领们都坚决要求南下灭宋,“金莲川幕府”的老人刘秉忠也支持南下。

忽必烈犹豫再三,还是同意了伐宋,未料此战竟持续了12年之久,至今川地岭南的战火还未完全平息,国家用度之大,前所未有。

但原先一些人口口声声什么大宋富裕,各地钱粮堆如山积之类的到现在也不见踪影,甚至还要朝廷出粮出钱救济,他几次申斥伯颜、阿术、刘整等人,但运到大都的钱粮依然寥寥无几,阿术更是上书“襄樊攻略6年,宋室扫地为兵,净仓为食”以至南下后“十室九空,所过残破,民皆有菜色,且都为老弱”。

由于兵戈未息,因而南方“府库皆空,四野萧然,几无物可掠”,正因如此,太子真金与一帮汉臣极力主张平宋后罢兵休战,与民休息,除在西北布防重兵外,暂停所有征讨,减免江南赋税,汉军大部遣散回乡。

唉,说得简单,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东倭、安南、漠北诸地,表面上看比较平静,但若是就此罢手或置之不理,早晚必成大乱,到那时,恐怕补救都来不及。

想起那些当年坚持要求征宋的汉臣,忽必烈心中很是愤怒,他当然知道这些人为什么一力主张伐宋,无非是怕背个骂名罢了,宋室一完,也就没什么“华夷之分了”,当然也不会有人骂他们“汉奸”之类的,至于会给大元当下及以后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他们是绝不会考虑的。

这些汉臣,都是一肚子弯弯绕绕,唉,还有东倭,忽必烈心里更是难耐愤怒,原本只是想跟东倭互通有无,未料6批使臣都被那镰仓幕府所杀,5年前进兵因准备不足,又碰上飓风,结果船毁人亡,功亏一篑,更严重的是,因为征倭失利,辽阳行省诸王大臣已逐步失去对他这位“薛禅汗”的敬畏,原本算是他的基本盘的地方,也开始政令军令不行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