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多造战船,另外知会天皇,与皇室议和,共同抗击元寇,从皇室那里接过皇家水师,跟幕府的水师汇合后在海上把溃逃的元寇彻底消灭。
但是新兵卫、石田等人坚持要防备京都,根本不想跟皇室议和和称臣,日莲法师不想掺和,不置可否,北条在犹豫后,终于作出先出动4万御家武士和6万运粮足轻前往出云,剩下的仍然主要以防备京都和卫护镰仓为要务。
从关东到出云,要经过10个藩的领地,到处都是山川树林,即使从海岸走,也经常需要攀山崖越河流,更何况还有6万运粮队伍带着大批粮食跟着,每到一藩还要公布幕府的命令,汇合各藩紧急集合的藩兵和运粮队伍,这样行军,到达出云至少要20多天。
在日本古代历史上,这样作无可厚非,因为日本的地形本就如此,而且各藩其实力量都不大,很多时候所谓的藩战更类似于大陆上的县斗。
一旦有一个强权在关东崛起,只需数万兵力,便可逐步扫平各地,但需要很长时间,那么,在扫平的过程中,不怕诸藩联合起来抵抗吗,因为地形和文化的原因,山地诸藩信息都很闭塞,很难联合,甚至都快打到自家门口了,有的藩主才知道消息。
北条不知道的是,元军不是倭军,大陆军队也根本不是小岛上的藩军可比的,即使御家武士,跟长年进行大规模战争的大陆上的精锐大军相比,也是不堪一击。
更重要的是,大陆上的征战一向讲究“兵贵神速”,千里奇袭是常有的事,大军昼夜奔袭和驰援也不是没有,而此时的倭国人,完全没有时间观念,跟后世时空为人所熟知的日本相比,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民族。
金方庆进占石见和出云10多天了,还没看到幕府有出兵的迹象,只有安艺、备后两藩的藩兵,倒是前来进犯,但是丽军还没动,仅仅4000签军就把这几千藩兵和上万足轻打得喊爹叫娘,跑得比兔子还快。
金方庆有心集结万余精锐丽军,一举平定安艺和备后,但是又怕幕府迅速出兵,导致兵力回援不及,更担心赤坂城的安危,一直没敢轻举妄动。
得到藤原和少贰合兵猛攻赤坂的消息后,金方庆见幕府还是没有动静,同时也大概了解了幕府军队行军作战的一般规律,于是一面以5000签军布防和歌山,一面以丽军依出云、石见的地形布置了2道山地防线,然后派副将领5000精锐丽军带上收集来的守城物资赶往赤坂城增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