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陆不太看好紫瑞道人能得道成就金丹,联系嵊道人破关失败身死一事,借用骨糜尸身破关隐患颇大,极有可能引动诅咒,最坏的结果是走火入魔,到时五道观与黑风寺地界必然生灵涂炭。
因此,远走他方就成了莫陆必须要考虑的一条退路。
通过游记,了解一些风土人情,肯定不是坏事。
莫陆翻阅着,毕竟已经对笼佛寺周围地理有一定了解,大部分内容并没有给他提供什么情报,而是零零散散,为他脑海里的地图骨架填充一些细节。
比如有僧人记载,笼佛寺东部荒野,鱼龙混杂之地中有一座旅店,乃是本体为豺狼的筑基修士所开,此怪颇好论佛,连充作菜肴的人畜都要念三遍往生经,迷惑住他们的神智,才舍得拿起屠刀宰杀。于是端上来的菜肴中,人头上犹带有平静的笑意。
而与之相对的,几十里外另一伙占山为王的豺狼自认为道家,看不惯他的行径。这些豺狼虽然也吃人,但是却讲求自愿。常有过不下去的人家自愿舍身给他们,换得凡俗金银,保得家人一生富贵。豺狼吃的时候也不会做什么临终关怀,而是直接生啃。那些卖身的凡人往往哀嚎不绝,但又不肯离开。因为他们得了金银的妻子家人就在一旁看着,眼神中充满希望。
对于前者信佛的豺狼,记载的僧人只觉无奈,而对于那伙信道的豺狼,僧人痛斥其虚伪。连带痛斥道门如何如何云云。
莫陆不予置评,只是想把紫瑞道人请出来和他对喷,不对,坐而论道,试论佛道的优劣。
不过这不可能。按照骨糜和尚发迹时间来看,这记载的僧人至少也是百年前的人物了,说不定早就死在准提覆灭笼佛寺一战中了。只能等紫瑞道人半年后去阴间找他了。
莫陆继续翻阅,找到一段有趣的内容,竟然是关于佛门誓愿。
这一段是某个僧人偶然记下的一则高僧大德的早年经历。刨除文中及文末看得莫陆头皮发麻的赞颂经论,哲思等等废话,主要在讲这样一件事。
一个炼气境小沙弥对师父发愿,在一月之内为百户人家打一百口井。他日夜不停挖土,念咒,但实在法力低微,直到最后一天还有二十口井未打。于是他向师父请求帮助,预支完愿后的奖励,于是获得一道清泉咒,在半天内将剩下二十口井打完,功德圆满。
莫陆想起紫瑞道人突袭骨糜和尚的缘由,骨糜和尚也是发誓愿,又预支奖励,结果完不成,弄得即将生死道消。
结合这小沙弥的事迹,似乎预支誓愿奖励是很容易做到的事?甚至誓愿对象也未必是上天。可莫陆的《拔火宅誓》却没有这种介绍。
“也许是我的誓愿法太过低效,或者是我没怎么修炼发愿的缘故。况且除了上天和插一手的魔罗汉我也没有什么其他誓愿对象。”
当然就算有这样的功效,莫陆也不打算使用。前世室友每月痛苦还钱的景象历历在目,莫陆实在不想经历。
莫陆继续看下去。“咦?”他居然找到了笼佛寺关于发愿借贷一事对于新弟子的教导经文。
这种预支奖励的行为在佛门被称为“贷还”。只要发愿成功五次,修行誓愿法门的佛门弟子就能拥有“贷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