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周宁轻轻叹了口气,无奈地说道:“罢了罢了,我原只是想将此事告知父皇而已。这些人本就是我的家丁,但朱将军偏要打破砂锅问到底,追问其中缘由,那我便如实相告好了。”说着,他向前迈了一步,目光扫视了一圈在场众人。
朱杰见状,冷笑一声道:“哈哈,镇北侯,我倒真是好奇得很呐!究竟是何原因,竟能令这些人对你死心塌地,甚至心甘情愿地签下卖身契,沦为你的奴隶。还望侯爷不吝赐教,也好让大家伙儿都长长见识。”他挑衅似地看向周宁,等着对方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
周宁的脸上满是悲哀之色,他缓缓地开口说道:“这些可怜的人们啊,他们流离失所,过着饥寒交迫、朝不保夕的生活。走投无路之下,他们只能选择前往那遥远而艰苦的边关谋求生路。身为皇子,为了替父皇分担这份忧愁,我将他们妥善地安置到了边关的工厂之中工作,好歹让他们都有了一口饭吃,不至于饿死荒野。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他们大多都是拖家带口之人,人数众多,仅凭那份微薄的工钱根本难以维持整个家庭的生计。无奈之下,他们只好签下那沉重的卖身契,如此一来,虽然失去了自由之身,但至少能够稍稍减轻一些家庭的负担。难道,我这样做有错吗?”
是啊!怎么会错呢?周宁一心只为了那些身处困境的百姓能够活下去,毅然决然地接纳了数量如此庞大的流民,这无疑给自己增添了巨大的负担。他所展现出的这种担当精神,又岂是常人所能及的?许多官员们听闻此事后,心中对周宁充满了敬佩之情。
此时,一直表情严肃的周仁帝终于露出了一丝微笑,他赞许地点点头,感慨道:“不愧是朕的好儿子,不愧是大周的皇子!你此番作为令朕深感欣慰。只是,朝廷在此事上确实有所亏欠于你啊。”
周宁闻言,连忙恭敬地回答道:“父皇言重了,这皆是儿臣分内之事。能为父皇排忧解难,乃是儿臣莫大的荣幸。只要能让百姓们过上安稳的日子,哪怕再苦再累,儿臣也心甘情愿!”
周仁帝龙颜大悦,笑声响彻整个朝堂,他朗声道:“倘若我大周的每一位官员皆如爱卿这般忠心耿耿、勤勉有为,能够为朕排忧解难,那我大周必将日益昌盛,国力愈发强大!”
此言一出,在场众人无不惶恐,纷纷跪伏于地,齐声高呼:“臣等愚钝无能,未能如大人一般为陛下尽忠职守,还望陛下宽恕臣等之罪过啊!”他们的声音整齐划一,在大殿之中回荡着,仿佛要将这愧疚之情传递至皇帝的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