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坐在桌前吃着面条,大夫人满眼慈爱的坐一旁陪着我。
我一边吃着面,一边和大夫人闲聊起来。
“娘亲,那个小翠怎么样啊?”
“小翠这丫头,干活倒是勤快,就是没有小喜丫头机灵。”想了想,她又补充道,“不过,也算是个老实本分的孩子。”
“您确定……她老实本分?”
大夫人微微颔首,“她入府已有半载,也算了解吧。”
我便将刚才在小庭院所见告知于她。
大夫人竟回答,“二人是同村,还是张嬷嬷引荐小翠入的府。据对二人的了解,应该不会有什么鬼祟之事。”
“娘亲,防人之心不可无。”
“好闺女,放心,娘会注意的。”
陪我吃完面条,喝下汤药,大夫人才回屋歇息。
小喜又给油灯里添满了灯油,吃饱喝足的我,躺在床上,翻了几个身,便沉沉睡去。
第二日清晨,我被一阵嘈杂声吵醒。起身下床,揉着睡眼惺忪的眼睛,往外屋走去。
阳光已从镂空的窗桕上照射进来,那些光线斑斑点点,细碎的洒落在地上。
不由得呢喃道,“哇!看来,今天是个好天气呢……”
在屋里没看到小喜,我披上外衣,往门外走去。
走至长廊处,看到两名家丁提着一些大红色灯笼,正往走廊的两边柱子上悬挂着,两排红色灯笼,给走廊增添了不少喜庆的气息。
小喜也正朝这边走来,看见我在驻足观望,便加快了步伐。
“小姐,你睡醒了?穿得如此单薄,怎就出来了呢?走…回屋吧,奴婢给你打水过来洗漱。”
“为何要挂起灯笼?”我好奇询问。
“明日便是中秋,大夫人今天一早就吩咐家丁在府邸各处悬挂灯笼。这些灯笼要一直挂到春节过后,才会摘下。”
小喜边回答,边利索的帮我整理仪容。
洗漱完毕,小喜端来一碗燕窝羹,“老夫人昨夜里,便让人将燕窝放在炉灶上,用小火慢熬,小姐起床后,正好可以喝。”
“有娘亲,真好!”我喝着燕窝羹,还不忘感叹一下。
这无意的感叹,让身旁的小喜又陷入了低落的情绪里。她悄悄地退出屋外,去整理自己那敏感的情绪。
我坐在小方桌前,将最后一口燕窝也喝完了。
掏出手帕擦了擦嘴,站起身,伸了个大大的懒腰,正欲向屋外走去,竟听到上官于雪的声音传来。
“姐姐…于菲姐姐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