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沁怡闻言一愣,道:“你认得我?”
那仕女点了点头,道:“自然认得,姐姐乃宫中才女,名满天下,我又岂会不知?”
余沁怡微微一笑,道:“妹妹过誉了。不知妹妹尊姓大名?”
那仕女道:“小妹名叫柳如烟,乃新入宫的仕女。久闻姐姐大名,一直无缘相见,今日得见,实乃三生有幸。”
余沁怡道:“柳妹妹客气了。妹妹琴艺非凡,令人叹为观止。只是,这琴声之中似乎隐藏着些许哀怨,不知妹妹有何心事?”
柳如烟闻言,神色一黯,道:“姐姐果然聪慧过人,一听便知。实不相瞒,小妹心中确有一段难以言说的往事。”
余沁怡心中一动,暗道:“此人果然与那冤魂之事有关。我且听听她有何话说。”
想罢,她轻声道:“妹妹若不嫌弃,不妨说来听听。或许我能为妹妹分忧解难。”
柳如烟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感激之色。她沉默片刻,终于开口道:“此事说来话长。其实,小妹乃前朝忠臣之后。先皇在位时,因奸臣诬陷,我家满门抄斩,唯有小妹侥幸逃脱,流落民间。后来,幸得一位好心人相助,小妹才得以入宫为仕女。然而,这宫中的生活虽看似繁华,实则却如履薄冰。小妹每日提心吊胆,生怕哪天就被发现身份,死于非命。”
余沁怡闻言,不禁心生怜悯。她轻声道:“原来如此。妹妹身世之悲,令人痛心。只是,这宫中确实危机四伏,妹妹还需多加小心才是。”
柳如烟点了点头,道:“小妹明白。只是,这冤魂之事虽已平息,但小妹心中总觉不安。仿佛有什么未知的危险正悄然逼近。小妹不知该如何是好,故而借琴声抒发心中郁闷。”
余沁怡闻言,心中暗自思量:“此人果然与那冤魂之事脱不了干系。只是,她究竟知道多少?又隐藏了多少秘密?我且试探她一番。”
想罢,她轻声道:“妹妹不必过于担忧。这冤魂之事既已平息,想必不会再有波澜。妹妹只需安心在宫中生活,莫要露出破绽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