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演习的硝烟刚刚散去,部队里满是胜利的欢呼与雀跃。可李婉却独自坐在角落,眉头紧锁,一脸愁容。这些天,她深切感受到了社会竞争的残酷,就算是像她这样优秀的特种兵,也不禁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感到迷茫。一次刷手机时,她看到了网上关于“考公热”的热烈讨论,年轻人纷纷倾诉着备考的艰难,分享着对稳定工作的热切渴望。评论区里,“内卷”“躺平”等热词频繁出现,大家在迷茫中徘徊,却都在努力寻找着人生的方向。李婉心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或许考公能让自己在退役后,换一种方式继续为人民服务,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李婉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李斌,本以为他会立刻支持,没想到李斌眼睛瞪得像铜铃,满脸写着不可置信:“婉妹,你可是咱们特种兵里的佼佼者,以后说不定能成为威风凛凛的将军,怎么突然想去考公了?”李婉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你懂什么呀,现在就业形势这么严峻,考公上岸就相当于捧上了‘铁饭碗’,而且我也想换个途径为国家出份力。”李斌挠了挠头,虽然还是不太理解,但看着李婉坚定的眼神,只好点头答应:“行吧,只要是你想做的,我肯定全力支持。不过考公可不是件容易事,咱们得好好谋划谋划。”
说干就干,李斌立刻开启了“超级辅助”模式。他利用先进的AI智能技术,对考公历年真题进行了深度分析,绘制出了一张详细无比的知识图谱。每个考点的出现频率、难易程度,都被他标注得清清楚楚。随后,他又根据李婉的知识短板,量身定制了一套专属学习计划。每天天还没亮,李斌就像个严厉的监工,轻轻推醒还在睡梦中的李婉:“快起来学习啦,你看看现在大家都卷成什么样了,咱们可不能落后。”李婉睡眼惺忪,嘟囔着:“你就不能让我多睡会儿嘛,再这么卷下去,我感觉自己都快被卷成麻花了。”
备考的日子既枯燥又艰难。李婉被行测里复杂的数学题折磨得抓耳挠腮,申论的写作更是让她头疼不已。有一次做模拟题,李婉的成绩很不理想,她一下子崩溃了,把笔狠狠一扔,大哭起来:“我是不是太笨了,这么努力还是不行,干脆躺平算了。”李斌心疼地把她搂进怀里,轻声安慰:“婉妹,别灰心呀,你想想以前训练的时候,那么多困难咱们都挺过来了,这考公还能难倒你?咱们慢慢找问题,肯定能行的。”
为了帮李婉提高申论写作水平,李斌化身“文学大师”。他拉着李婉一起研究《人民日报》的评论文章,仔细分析文章结构,学习精妙的用词。批改李婉的作文时,他还模仿古代科举考官,一本正经地说:“你这篇文章,立意倒是不错,可论据不够充分,就好比一盘好菜,食材虽然新鲜,调料却放得不够,怎么能入味呢?”李婉被他逗得破涕为笑:“你就别贫嘴了,快说说到底该怎么改。”
就在李婉备考进入白热化阶段时,一个神秘的古武世家悄然出现。这个世家一直行事低调,却突然对李婉和李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原来,他们察觉到李斌在武术上的造诣日益高深,担心会威胁到自己在古武界的地位,便想先下手为强。一天,李婉正在专心复习,突然收到一封匿名挑战信。信中言辞十分挑衅,要求李斌在月圆之夜,到郊外的废弃工厂一决高下,否则就会对李婉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