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里关了半个月的人们一开始还有些埋怨不让出去活动的警告,后来看着越下越大,从未停歇的倾盆大雨漫过街道,甚至涨到一米深时,他们才感到后怕和庆幸。
洪水之所以叫洪水,就是因为它来得迅猛湍急,而不是缓慢流淌的小溪。
基地大门一直是打开的,因为洪水汹涌,来时势必带着极大地冲击力,所谓堵不如疏,干脆就打开基地大门,让洪水从城里流出去。
外围那些人也早已让他们搬去了山上,给他们留了集装铁板,可以自己搭成临时住所。
不过经此一事,他们应该会自行离开了。
人在大自然天灾面前总是渺小的。
哪怕卫亭华在雨季初期就给一些基地多多少少暗示过,可都没有当回事。
如今洪水都涨起来了,再想做什么已经迟了。
谌涣给卫亭华打卫星电话过去时,卫亭华说有好几个沿海基地都在请求外援,可现在人人都自身难保,哪里还能出什么外援呢?
甚至有一两个小基地已经联系不上了。
现在全国各地情况好些的,可能就L市基地和晟曦基地,还有西北那几个高原上的基地了。
“你说说这些人,都吃过一次亏了,我都提醒了怎么还不知道上点心呢!”
卫亭华说到这个心里就烦躁得慌。
“人都是有侥幸心理的。”谌涣安慰了一句。
“唉!”
卫亭华又是一声烦闷的叹气。
接着两人又聊了些未来发展的话题,聊着聊着卫亭华那边突然进了另一个卫星电话,两人不得不挂了。
挂断时卫亭华抱怨道:“这卫星电话也真是不方便,该搞点新通讯工具出来了。”
卫亭华说的,谌涣也这么想。
如今各大信号基站都失去了作用,要想重新启用,那就得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除非将全国各地的基地资源都调动起来,否则很难实现通讯重建。
可如今的局势,许多基地都自顾不暇了,哪还有闲工夫管什么外边的通讯,先活下来再说吧!
但谌涣不这么想,虽然做不到全国都能联系,起码他们的人出去做任务时,能随时给基地报消息,不至于一出去断联。
可电子通讯这方面的人才,他们基地能找到吗?
于是乎,谌涣带着这个疑问想给各部门主任发个寻人任务,然而,低头看到楼下已经涨到两米深的水时,他放弃了。
好吧,别说出基地联系了,他现在连门都出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