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子常听了贾琏的话,顿时眼前一亮,来了精神:“贾二爷,你若果真有门路,弟当洗耳恭听——”
原来赵子常在京城沦陷后,逃往南京的这一路上,也曾寻求过沿路的官府、驻军,表达自己希望能组织队伍,抗击逆贼的意愿。
但那些人,要么只想着偏安一隅,要么正打算归顺逆贼呢!还好他跑得快,不然早被抓住邀功了。自此不敢再贸然去投奔谁。
如今听贾琏这样说,不觉喜出望外,心中的希望之火又重新燃烧了起来。
贾琏挺了挺胸膛,笑道:“贾某这几年在南京,除了纺织和造纸等百姓日常所需的行业,还开了机械厂和造船厂。这背后全仰仗一位贵人相助,他就是——金陵水师总兵陈靖清。
当时听说逆贼围攻京师之时,他就派了水师,欲从水路北上勤王。可惜,还是晚了一步……据我观察,他是有心抗击逆贼的。
如今陈总兵也正协同各方力量商议共同抗敌之事……”
赵子常闻言,激动地站起来道:“事不宜迟,还请贾兄为我引荐!”说着便朝他作揖。
贾琏连忙还礼,笑道:“举手之劳罢了,赵兄无须多礼!”
荷花见他二人没说几句话就称兄道弟起来,只觉得好笑:“你们且别忙,吃了早饭再去不迟——”
他二人点头称是。
一时,早饭毕,赵子常便和贾琏急匆匆地出去了。
荷花去跟家人叙了半天旧,又来到黛玉处。却见屋内气氛压抑,黛玉坐在房中垂泪,其他姐妹也都敛声屏气的,没有平日里的欢声笑语。
“出什么事了?”荷花急忙就近拉着春纤问。
春纤叹道:“刚才姑娘去了舅老爷那里,我没跟着去。好像是长安都中传来了宝玉的消息,姑娘回来就这样了……”
难道宝玉又出事了?
荷花走进来,摇着黛玉问道:“好姑娘,你别只顾哭。倒是说说,发生什么事了?”
黛玉擦着眼泪道:“方才我去给舅舅、舅母请安,正好,从京城有书信传来。舅舅先是还满心欢喜,还以为是宝玉写的呢!谁知看完后,竟然大怒,将信纸攥成一团,掷在地上,差点气晕过去。
姐妹们都吓坏了。我捡起那信看了看,竟然是那逆贼寄来的!
信中说,宝玉在他们手里,要想让他活命,就得……”说到此处,黛玉咬住了嘴唇,表情变得愤恨起来。
荷花不禁追问她:“就得如何?姑娘你快说啊!不管他提的条件是什么,咱们都得想法子应对啊……”
黛玉冷哼一声,气道:“他说,要想让宝玉活着回来,就得把家中姐妹都献给他当后宫!杀千刀的狗贼、天打雷劈的畜生,叫他不得好死!”
荷花还是第一次见黛玉如此骂人,可见真是气狠了。
不由叹道:“果然是乌合之众,刚坐上龙椅,也不想着如何坐稳了,就先想着这些龌龊事。朝廷怎么就败在这种人手里,贼老天不开眼啊!”
又对黛玉道:“真是脏了姑娘的眼睛,若因此使姐妹们受委屈,宝玉肯定是比死还难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