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另一座城市的科研所,实验室里摆满了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闪烁的灯光和复杂的线路交织出科技的氛围。年轻的研究员李悦正专注地盯着显微镜下的样本,听到林羽和苏瑶的问题,她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眼神中透露出对科学探索的执着:“我觉得得试试拉回太阳。不然就算能在地下活一阵子,以后咋办?地球没了太阳,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我们不能放弃这个努力,说不定就成功了呢。”
走访结束,林羽和苏瑶意识到,民众想法和联盟会议上的分歧一样。他们回到总部,再次召集会议。林羽将走访情况详细说明后,提出一个折中的方案:“我们先将30%的资源投入‘太阳牵引计划’,进行前期研究和关键技术验证;其余资源全力投入地下庇护所建设、耐寒作物培育和生存保障技术研发。若‘太阳牵引计划’有重大突破,再逐步增加投入。这样既能给‘太阳牵引计划’一个机会,又能保证当下人类生存有足够资源。”
经过激烈讨论,这一方案最终获得通过。“太阳牵引计划”科研团队迅速组建,开始了艰难的探索。与此同时,地下庇护所建设全面提速,无数工程队日夜施工。大型挖掘机在冰面上轰鸣,将坚硬的冰层和冻土挖开;起重机挥舞着巨大的吊臂,将建筑材料精准地吊运到指定位置;工人们不畏严寒,在脚手架上忙碌穿梭,一砖一瓦地搭建起地下城市的框架。
在“太阳牵引计划”的实验基地,科研人员们绞尽脑汁。制造巨型引力装置,需要一种极为稀有的“星耀晶体”,地球上储量极少。为获取足够的晶体,一支太空探索队乘坐最先进的飞船,前往小行星带。
飞船在浩瀚宇宙中如沧海一粟,孤独地航行。队员们时刻警惕着小行星撞击和宇宙辐射。在漫长的旅途中,他们的精神始终高度紧张,时刻准备应对各种突发状况。终于,在一颗富含矿物质的小行星上,他们发现了“星耀晶体”矿脉。
然而,开采过程中,飞船遭遇了一群太空陨石的袭击。陨石如雨点般袭来,重重撞击在飞船外壳上,发出沉闷的声响。通讯设备受损,信号时断时续;引擎也出现故障,动力输出不稳定。
“队长,我们该怎么办?”队员们惊慌失措,眼神中充满恐惧。队长冷静地分析情况后,决定先修复通讯设备,向地球发出求救信号,同时尽可能多采集晶体。队员们迅速行动起来,技术人员全力抢修通讯设备,采矿人员则争分夺秒地开采“星耀晶体”。在队员们的努力下,他们成功修复了部分通讯设备,发出了求救信号。
地球收到信号后,救援飞船迅速出发。经过漫长的等待,救援飞船终于抵达,将探索队和珍贵的“星耀晶体”安全带回地球。此时,地下庇护所建设也取得了重要进展,一些城市的地下区域已具备初步的居住条件。可太阳远离的速度却在加快,留给人类的时间愈发紧迫。 随着温度持续降低,更多的困难和挑战摆在人类面前,每一次抉择都关乎生死存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