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瞥了一眼迷妹似的何萌萌,暗叹:[这个生了个恋爱脑的何老师啊,你就不能注意装一下?没瞅见索菲亚.波波娃在用怀疑的眼神在审视你?
这个苏俄来历不简单,一般苏俄技术人员是不会到法国留学去的。除非是有通天背景或是过硬海外关系的原白俄人员学成后归国,就像海外侨胞爱国华侨一样。估计是后者可能性很大。
这次来援华显然是带着政治任务和不明原因的,萌萌姐显然跟人家比起来纯纯一枚小白。]
时间将近九点多钟,一行人边走边看边讨论。何雨柱也不知不觉加入到翻译人员中做起了同步翻译,其俄语翻译水平较之从事专业翻译工作几十年的何施理教授不遑多让。尤其是其专业技术词汇翻译准确性,更令浸淫翻译工作的在场中俄双方所有人员倍感吃惊。
索菲亚如海水般湛蓝清澈的卡兹兰大眼睛也不觉迷离起来,何雨柱又平添一枚小迷妹。引得亚历山大一阵不满,连连咳嗽以示警觉。索菲亚不满地瞪了亚历山大一眼,仍然热烈的跟众人讨论具体技术细节,敲定了上夜课时间及教员排班安排。
当一众人走到职工食堂时,杨主任带着大家走进后厨,此时四五个厨师已切好了中午大锅菜,满满四大竹筐,洗干净放在架子上滤水。
满满一大筐大白菜,一箩筐土豆片,一箩筐黄瓜片,一箩筐西葫芦片,两铝盆打好的鸡蛋,一大盆切好的肉片。都是大陆菜。
灶台上七八层两人合抬的蒸屉摞起足有一米多高,上面热气腾腾直冲屋顶,白色雾气遮掩人影难辨。
做大锅饭的四位大师傅一见厂领导前来视察忙放下手中家伙,围拢上前。杨主任跟大家打声招呼,示意众人接着赶紧忙中午饭菜。不要耽误了职工中午用餐。四个打饭窗口也早已擦的干干净净,显然比平时干净利落许多。水迹未干,明显是有专人通风报信后,临时打扫过。
瞅着自己曾经挥洒汗水,苦熬奋斗过几十年最后熬到食堂主义离职下海的轧钢厂大食堂,何雨柱感慨万端。
今日旧地重游比上世到轧钢厂食堂当学徒工提前了二年,那时自己也不过才十八岁,每月工资连补贴才十八元。唯一有利的是每个职工都能在做饭时多吃几口,偷拿些剩菜剩饭。如果不是这点优势,三年困难时期自己兄妹非得饿死不可。
[彼时翠云楼早已经是公私合营换了公方经理,私方郝经理退居幕后拿了股份不问经营管理了。师父一家也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全靠多年前积累卖东倒西换钱买黑市高价粮生活。
今天所提收拢征用附近村民耕地滩涂野塘加以深挖养鱼,纯粹是为了应对未来几年,58年后59年60年一直持续到62年才结束的整整三年自然灾害。
当年为了超英赶美浮夸风起,一亩地产量被吹到上万斤几万斤,处处大炼钢铁连门环铁锅都收缴砸碎了。全国各地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吃起了大食堂。最后按各地浮夸吹上天的亩产征收粮食出口还债,结果遇到天灾粮食连续三年大幅度减产,但粮食收缴比例未变。百姓没了口粮,大食堂办不下去了,各自起火又没了饭锅,一时挨饿够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