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濠州太平军,已经初步完成了军队的改编。
刘承手下的义军,与这个时代的任何军队,都已经有了非常大的不同。
以刘承此次出征的一万人为例,无论是编制,还是使用的武器,都有相当大的变化。
刘承的这一些军事革新,全部堪称是颠覆性的。
首先,刘承改变了红巾军士兵的功勋和后勤体系,几乎所有的红巾军其实并没有什么标准的军饷制度,往往都攻打地盘后对土豪贪官进行清算,然后把战利品分给义军将士们。
刘承则是让濠州士兵每个人都能领到固定的军饷,无论是任何人任何事,只要是在不作战的时候,一律不得影响军饷发放。
除了军饷之后,每个战兵还能分到土地、房屋等固定资产,用来安置他们的家属亲人。
所有当值的濠州士兵,全部都变成了常备军,他们不再与家人一起生活,只要不是放假,全都待在军营中。
这样一来,大把的时间加持下,濠州军的士兵就能有远超任何军队的训练和纪律。
其次,刘承还改革了军中的武器装备,无论是蒙元,还是红巾军,虽然都装备了火药武器,但都是非常笨重的大家伙,在行军的时候携带非常不方便。
濠州的工匠们,还有刘伯温等濠州书院的天才们,在刘承的指点下,不久之前造出了一批更加精良的火药武器,让刘承的军事改革开启。
濠州义军大批装备重型火枪,每一个小旗有一百三人,其中六十名长矛兵,剩下的全都是使用重型火枪的新步兵。
濠州的火枪,虽然还是叫重型火枪,重量上没有办法跟后世成熟燧发枪相比,但是火力和便捷度,已经远远超过同时代的其他火枪。
只要重型火枪开火,任何盔甲都不可能抵挡的住。
经过严格训练的濠州火枪兵,已经可以在两分钟之内开火两次。
这样的火力密度,再加上火枪的杀伤力,让它可以胜任步兵主力的地位。
除此之外,刘承还把冷兵器兵种从原本复杂的刀盾兵、长矛兵、斧锤破甲兵等混杂兵种,变成了统一的长矛兵,方便军队的补给后勤和指挥作战。
而且长矛兵还全都使用制式武器,原本长短不一的长矛,全都变成标准的一丈一寸,方便了统一训练和列阵。
火枪兵与长矛兵的混编,让濠州军既能稳住阵脚,又能提供可怕的杀伤力。
最后,刘承还继续增加了军队中火炮的数量,减轻了火炮的重量,使用标准化的炮车和装填药。
三个旗队组成一个营,三个营组成一个团。
每一个团,都装备额外的一个炮兵旗队,配备三门野战火炮,专门发射三斤重的小型实心弹,用来击毁敌人的步兵阵列。
除了固定数量的团属野战炮,其余的较大型火炮或者攻城炮,则是根据每一次战争,进行灵活的调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