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年秋,已经工作了两年的博源带着感知系统重回到了曾经被开除公职的平安初中。
当他再次踏入这熟悉又陌生的校园,心中五味杂陈。曾经在这里,他经历了无数的挫折与委屈。此刻,他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这一次,一切都将不同。
站在校园门口,博源的目光扫过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回忆如潮水般涌来。他想起自己初来乍到时的懵懂与青涩,那时的他满怀热情……坐落在乡镇的边缘,被一片金黄的稻田所环绕。这所学校占地颇广,承载着周边众多孩子的求学梦想。
学校的大门是两扇生了锈的铁门,门上的黑漆剥落了不少,露出里面斑驳的铁锈。走进校门,一条宽阔但坑洼不平的主路贯穿整个校园。路的两旁种着高大的梧桐树,树叶已经开始泛黄,偶尔有几片飘落,给地面增添了几分秋意。
主路的左侧是一片操场,说是操场,其实不过是一块空旷的土地,上面长满了杂草。只有一个简陋的篮球架孤独地立在那里,篮板已经破旧不堪,篮筐也歪歪斜斜。每逢体育课,学生们就在这片尘土飞扬的操场上奔跑、嬉戏,尽管条件简陋,但他们的笑声依然充满了整个校园。
沿着主路继续往前走,便能看到一排排低矮的平房,那便是学生们的教室。教室的窗户上大多没有玻璃,而是用塑料薄膜或者木板钉着挡风。教室里的桌椅也都十分破旧,不少桌面坑坑洼洼,写满了岁月的痕迹。黑板是用黑漆漆过的木板,粉笔字写上去总是不太清晰。
教室的后面是一块小小的空地,被学生们开垦成了菜地,种着一些应季的蔬菜,这是学校为了补贴食堂而想出的办法。
主路的右侧是教职工宿舍,一间间狭小的房间紧密相连。由于老师数量较多,基本上要两个老师同住一个房间。房间里的布置极为简单,两张单人床、一张破旧的书桌和一个简易的衣柜便是全部家当。墙壁上的石灰已经脱落了不少,露出里面的红砖。
学校的食堂在宿舍的后面,是一间较大的平房。食堂里没有什么现代化的设备,做饭全靠一口大锅和几个炉灶。每天的饭菜也很简单,青菜豆腐、土豆萝卜是常见的菜品。
学校的厕所则在校园的角落里,是那种老式的旱厕,夏天蚊蝇乱飞,臭味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