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命运却突然跟她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那是一个阴霾密布的午后,天空仿佛被一块沉重的铅板压住,校园里往日的欢声笑语也似乎被这压抑的氛围驱散。毫无征兆地,指责如汹涌的潮水般向她袭来。王老师身形猛地一滞,像是被定在了原地,手中原本正准备批改作业的红笔“啪”地掉落在地,在寂静的办公室里格外刺耳。她缓缓抬起手,似是想要抓住什么却又无力地垂下,嘴唇微微颤抖着,眼睛里满是不可置信和受伤。
她的内心在痛苦地呐喊:“我到底做错了什么?我对学生们的付出难道都被忽视了吗?”她的思绪开始混乱,脑海中不断浮现出自己为学生们忙碌的身影,那些挑灯备课的夜晚,那些苦口婆心的劝导,怎么就换来了这样无端的指责呢?她试图为自己辩解,可又感觉有口难言,仿佛陷入了一个黑暗的深渊,找不到出口。委屈和困惑如潮水般在她心间泛滥。她那明亮的双眸瞬间被迷茫笼罩,原本总是带着温暖笑意的嘴角此刻也微微颤抖着,喃喃自语:“为什么会这样?我明明那么努力……”
尤其是对于小明的状况,她并非是毫不在意、毫无察觉。实际上,她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早已留意到了小明的细微变化,也在心里默默思考着应对的策略。只是,孩子近期的改变实在太过突然,仿若一场风暴席卷而来,让她措手不及,还未来得及制定并实施更为行之有效的措施。
而在那虚拟却又有着巨大影响力的网络世界里,事情如同被置于放大镜之下,恶意和误解肆意蔓延,不断地被无限放大和扭曲。一些被不实信息误导、不明真相的网友,在冲动与盲目从众心理的驱使下,开始了不道德的人肉搜索,将王老师的个人信息毫无保留地暴露在大众视野之中。更有甚者,直接打电话到学校对她进行无休止的骚扰。一时间,王老师平静的生活被彻底打破,原本有序的工作也陷入了令人绝望的困境。她开始害怕去学校面对学生异样的目光,也在每一个夜晚辗转反侧,担忧着明天又会遭遇怎样的恶意攻击。
王老师正深陷这场危机之中,博源决定挺身而出,运用洞察技艺来帮助王老师摆脱困境。
博源首先施展了洞察心灵的技艺,试图深入李丽的内心世界。他如同一位心灵的探险家,小心翼翼地穿越层层迷雾。在这个过程中,他敏锐地捕捉到李丽内心深处的焦虑和期望。她望子成龙的心情犹如一团炽热的火焰,然而工作的繁忙却让她与孩子的交流少之又少。当看到孩子成绩下滑,那瞬间的冲动让她失去了理智,将所有的责任一股脑儿地归咎于王老师。博源理解了李丽的苦衷,但也深知这种行为的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