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 第47章 收益和风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7章 收益和风险(1 / 2)

“自三代以下,权贵借着灾荒买地的事情屡见不鲜,这种事我们也干过。

但是花费大量金银收购土地,就为了贪图朝廷修缮河道所要付出的征地款,而不是选择富贵传家的,我还未见过几个。

要知道对于朝廷而言,修缮河道最大的困难从不在作出决策,而是收谁的地,征地的款项是有限的。

而田地是永久的,只要不修河它就一直在哪,就能一直产出收益,到了灾年不过是收成差些,可要是接受了修河而选择银子,如果不能把它投入再生产,那就是一笔不能生钱的废铁,总有一天要败光的。

钱生钱的路子不是没有,可问题是那是有高风险的,对于不缺钱的权贵人家而言,花大钱的第一要诀是保值,其它都是狗屁,而这世道没有比买地更保险的买卖了。

最后卖地是为了买地,那折腾这一圈干嘛,当钱没有成本的呀?

另一方面河道沿岸的土地由于距离近,土地肥沃,用水浇灌便利一般都是好地,权贵人家最喜欢,相应的最不喜欢修河从他家地上过。

所以历来修缮河道都是往弱者的地上修,往阻力最小方向修,百姓是不会说话,毕竟修河也是为了他们好不是。

现在来看,对于一个富贵人家而言,去买可能要被纳入河道修整的土地是不可能的。

其所获得的经济回报极低甚至是亏本,因为出售土地的价格绝对会被官府压价。

大手笔地收购土地更是不可能,如果不是保龄侯府当时权势正盛,光是不断买地所导致的京畿土地由于供给减少而带来的地价上涨同最后官府征收价上限之间所产生的差价浮亏,就够保龄侯府喝一壶的了。

更不用说他借钱买地所需要的利息成本了,月息三厘呀,他保龄侯是有多大自信,觉得自己一定能获利才敢这么干?

荆夫,还记得之前讲的关于开国赏授将士田地的典故吗?”

“知道。”陆预下意识地回答。

“国初天下土地多被将士所有,京畿也不例外,各府勋贵在京畿都有土地,相应地有地被纳入征收范围的勋贵也有不少。

要知道持有被纳入征收范围的土地等于是拿着一张回收价固定、到期时间不确定的票据。

其所具备的经济收益可以确定、但时间周期不定,如果到期时间过于漫长,期间产生的利息成本足以摧毁掉史家起家以来的所有积蓄。

而保龄侯收购土地所带来的地价上涨对那些拥有田地原本是亏钱的权贵人家而言,简直是天降大恩啦,去哪找这么个冤大头接盘。

所以从各方面来看,保龄侯收购土地的行为是不利于自己的,经济收益近乎没有,时间风险极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