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王红霞不再闹事,想办法给王红霞弄个社办企业临时工的身份。
到了后年,之前停了十年的高考将重新恢复。
通过高考回城,成为知青们新的出路。
一场抛夫弃子,舍妻丢女的风雨,也将席卷附近十几个村庄和生产大队。
即使是生儿育女的知青,也会拼命往城里跑。
宁可背上抛夫弃女的骂名,也坚决不留在农村。
众人走后,陆远一个人进到屋中。
这时,陆远眼角余光瞥到一件东西。
“王红霞啊王红霞,我真是服了你了。”
陆远推开王红霞,从炕琴下面抽出一张报纸。
不久之前,十几名知青以自杀要挟公社和知青办放他们回城。
报纸对这种行为进行了批判报道。
抨击知青们的自杀举动是在故意对抗相关政策。
纵然全都死了,也是自绝于人民。
王红霞见事情败露,哭啼啼地哀求道:“陆远,你是个好人,求求你,别将这件事情告诉村长和公社。”
不是所有知青嫁给当地人,都是出于自愿,中间有着大量蝇营狗苟,威逼利诱的荒唐和无耻。
但是在陆家庄,从来没有威逼这样的事情。
只要上面同意,陆山林绝对不会阻拦。
“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如果再有下一次,或者其他事情,我亲手处理你!”
丢下报纸,陆远转身离开了王红霞家。
离开王红霞家不久,陆远直奔村委会。
讲出如何安抚人心的表情,惊得陆山林差点背过气去。
知青躁动不安,继续闹事等问题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时候。
“村长,任何事情一旦有了第一次,必然会出现第二次,第三次,花样比咱们想象的还要多得多,王红霞死了男人,又是外地人,因而才会觉得生无可恋,选择自杀。”
“如果我们不答应,难保王红霞不会自杀第二次。”
“可如果答应想办法送她回城,其他知青看到王红霞通过自杀的方式得到回城手续,他们肯定会跟风效仿。”
“与其被动处理,不如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在咱们村开设集体工厂。”
陆远说道:“只要日子好起来,人心就能平复。”
“我知道你一心为村里着想,可是这件事牵扯太大了,一旦被人扣上帽子,别说我这个村长,村委会所有经手这件事情的人,恐怕都要跟之前的两名知青一样,被人挂牌子游街。”
“搞不好还要蹲大狱!”
“这件事情要分怎么看,不做铺垫贸然进行,确实会被人扣上帽子,可如果有了一个合情合理的名义,不但不会有人批评我们,甚至还会给咱们村披红挂彩,说我们是榜样村,先进村。”
“哦?不但不会被扣帽子,还能受到表扬?”
陆山林满头雾水道:“你仔细说说,要怎么铺垫才能避免风险?”
“村长,你觉得搞药虫养殖怎么样。”
“药虫养殖是什么意思?”
当即,陆远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
靠山吃山不假,但同时还有一句话,坐吃山空。
山上的野生蝎子数量有限。
与其浅尝辄止,不如以人工养殖的方法,进行可持续性养殖。
成规模的养殖蝎子,蜈蚣,地鳖虫。
陆远这边已经找到了养殖办法。
可以保证养殖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