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世,陆远依稀记得李文斌是在今年下半年,开始他的大兴土木。
修建小学,卫生站,疏通水渠,建供销点。
一年多的时间,公社下属十几个村大队,生产队,全都有了学校和卫生站,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凭借这份功劳,李文斌一跃从公社主任,成为县里的二把手,很快又被提拔为一把手。
这一回,许多事情都发生了改变,李文斌的大动作很可能会因此提前。
不过话说回来。
就算再提前,起码也要等到春暖花开。
距离过年还剩二十来天的时候,一则消息传到了陆家庄。
公社将于今年落实村村建小学,队队有赤脚医生的精神指示。
根据传言,第一所小学将建在陆家庄。
一天的时间,这条从知青点传出来的消息成为重磅新闻。
当晚,打听消息的男女老少络绎不绝,不但快要将陆远家的门槛踩塌,其他村干部也没好到哪儿去。
知青群体表现得尤为迫切。
建好了学校,肯定要招收老师。
小道消息说公社会就地选拔老师。
有资格在村小学担任老师的人,必然是这些受过文化教育的知青。
“我最近的表现主任您都看到了,不说勤勤恳恳,也是老老实实,等到开春公社在我们村修建小学,您能不能给我留一个民办教师名额?”
“陆主任,你别看我只念了初中,但是下乡的这些年里,我一直没有放弃学习文化知识,水平不比高中毕业生差多少。”
“我爸妈都是老师,从小耳濡目染,比其他人更知道怎么教孩子。”
修建砖厂过程中,知青们经常跟陆远打交道,俨然将陆远当成了改变命运的希望。
昨天消息传过来,一直到今天,陆远家里一刻都没有消停过。
知青们走了一波又来一波,夏荷和陆月忙前忙后地招呼这些人。
单是开水都烧了十几壶。
陆远解释了一遍又一遍,这都是未经证实的小道消息。
可惜,没人相信陆远的解释。
谁不清楚,陆远是李文斌眼前的大红人。
公社主任李文斌作出的决定,可以瞒着其他人,一定不会瞒着陆远。
打通陆远这边的关系,等于得到改命换运的机会。
民办教师放在城里不算什么稀罕活。
可是在农村,绝对是香饽饽里的香饽饽。
风吹不着雨晒不着,按月领工资,挣工分。
逢年过节的时候,一些有良心的孩子家长,还会给老师们送点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