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老的禅林深处,有一座隐匿在翠竹与松柏间的庙宇。庙宇不大,却古朴典雅,宛如一颗遗落在凡尘的明珠。
这里住着一位名叫慧远的禅师,他年近七十,却精神矍铄,双目如炬,深邃的眼神中仿佛藏着无尽的智慧。
慧远禅师每日除了诵经打坐,便是漫步在山林之间,与花鸟虫鱼为伴,与天地自然对话。
他常对学生们说:“修行非一日之功,要时时刻刻保持清醒,切勿打妄想。须知‘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一日,春风和煦,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山林间,金光点点,如梦似幻。慧远禅师带着几名学生漫步在山道上,一路欣赏着春日的美景。
突然,他们来到了一棵参天古松下,这棵松树高耸入云,枝干虬曲苍劲,仿佛一位历经风霜的老人,静静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慧远禅师停下脚步,抬头仰望这棵古松,深邃的眼神中流露出几分赞赏和感慨。
他转身对学生们说:“你们看,这棵古松,从一颗小小的种子长成如今这般参天大树,历经了多少风吹雨打,才换来如今的屹立不倒。它的每一片叶子,每一根枝条,都充满了生命的智慧。”
学生们纷纷点头称是,其中一位年轻的学生,名叫明心,他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问道:“师父,那我们如何才能像这棵古松一样,拥有生命的智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