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俗十一岁这年,国家又迎来三年一度的秋闱大考,之前长生考过秀才后,同年秋闱没赶上考,如今足足等了三年,也准备了三年,才盼到这个跳龙门的机会,长生不负所望,终于桂榜挂名,这下有了举人功名,二爷家的男丁也渐渐崛起,毕竟大房三房这一代的男孩子都已经全考上了。
长生高中尚不轮到薛姨娘得意,长生放在薛姨娘那里时,一直读书不见成效,后来二爷把薛姨娘生的两个男孩子带走,送到贾夫人身边,让他们受嫡母调教,长生读书科考才慢慢出色起来。
贾夫人看薛姨娘现在也没什么宠爱,待在屋里久了难免憋闷,所以就和府里嬷嬷们打了招呼,让薛姨娘以后想出门去哪里转转都行,但是记得带上人手,不能给老爷丢脸,真要有小官家的娘子想和她结交的,就给她们结交说话。
贾夫人本是一片好心,后来差点叫智谋不足的薛姨娘给家里惹出祸乱,这个后面再说。
长生秋闱高中后,贾夫人希望长生赶着中上明年的春闱,但是长生的资质明显不如他的父亲和大哥。二爷的机智聪颖被薛姨娘的呆憨给拖了后腿,不过虎父无犬子,长生怎么也不差哪儿去。
长久第一次春闱没中,就是因为仗着自己太聪明,不好好学也总能考的比谁都好,后来读书简直就没花心思,可再聪明不学也不行。长久落榜后,二爷一点不急,觉得就该让儿子栽个跟头,以后才能长记性,而且那个古怪话少的性格也要改,不然以后怎么在官场上混?好在后来长久样样都被父亲调教好了。
长生的资质比起长久确实差了些,长生自己也承认不如大哥那般聪颖。其实很多聪明的孩子,小时候话很少,脾气还不小,模样最像二爷的长久和雅嫄都极聪明,无论说什么一点就通,一学就会,可谓闻一知十,触类旁通,但是话都特别少,不过长大后就好了些。
读书是自己的事,别人不能代替,贾夫人希望长生早日高中,光耀家门,又没有浩然的耐心定力,总想借力开猛药,为长生添把火,于是乎,某一日,经不住撺掇的贾夫人,突然兴冲冲的买来几大箱香烛铜锡家伙搁屋里。
浩然本来被唬的一愣,弄明白后就立一旁看贾夫人活力四射的清点,罗列有:
五十斤沉香,二百斤红蜡,二百斤酥油,一尊七斤重的铜鎏金黑螺髻释迦摩尼佛坐像,一套黄铜打造的素面佛前五供,总重三十三斤九两,一对白锡莲瓣纹灯盏,重十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