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浩然从骑射场回府,刚吃完饭,就遇到点事,现下孙子一辈的男孩子都慢慢长开了,长春的恩奕,长青的恩泽,自己儿子长久的恩涵,以及长平的恩熙,三友的恩诚,长安的恩睿都已经上家塾了,长春二儿子恩赐还小了点,不过最迟明年也要进家塾,现在字都认得了好多,后面还有几个小的都在比着长。
几个孙辈的孩子相处友爱团结,但个个学文习武起来,却是如狼似虎般的争着高下,恩奕一马当先,比他父亲长春升官还猛,生怕长青的恩泽胜过他,恩泽更是不甘落后,毕竟现在家里就自己爹的榜眼名头最响,虽然小两岁,却拼了命的追学问武术,简直不比恩奕差什么,恩涵想到他那探花爹爹和祖父,更是闷声苦干,绝不言输,恩熙也励志要为三房长脸,恩诚想起亲爹当年擦肩三甲的可惜,从记事起就励志要为父亲争回颜面,逼得恩睿卯足了劲的学,生怕自己成了垫底,现在个个就已经在争着做他们这一代的领头羊。
荀先生年过七十,如今教学手段越老越精,对付几个孩子简直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国公府家塾这一代的学劲真真羡煞人也。
说了这么多好的,但是,三大房儿子这一代的,最后一个还没有功名的长远也在里面,二老爷一回来就听到一个大不悦的消息,长远因为是叔叔,在家塾不太与侄子们合群,与同侪的小兄弟也不睦,心思更是半点不放在读书上面,天天就做做样子。
长远年虽幼,已经考了两回县试,结果都没过。这回二老爷升官心情刚好些,突然儿子又不像个学的,真是一招窝心拳,本还以为家塾这么好的氛围能把长远带好呢,好在大儿子长久仕途一片大好,长生如今也初露锋芒,多少算是点安慰。
二老爷转念想过是不是孙辈或叔父们家那些孩子挤兑长远温柔憨弱,不带他玩,所以就特意去了国公府一趟,顺便把雅俗送回家,当面问问荀先生到底什么情况,谁知荀先生一口否定,直言孩子们知道礼仪仁爱,没有挤兑谁。另外三大先生也断言家塾氛围团结,都是一家的,没有互相欺负的情况。
先生们被尚书大人说的也有些气恼,这样美名远播的学里出现互相挤兑,不把重心放在读书上的情况,第一条肯定是先生督管不力。教学讲究言传身教,氛围太重要了,互相挤兑欺负的事情露头还得了,最后不得教出来混混。
长远相比其他几个小一些的孩子,荀先生教的时间还长一些,知道这孩子心细,聪明是聪明,就是爱耍滑头,整天就想着和先生玩捉迷藏,课业是一拖再拖,处处找理由,搞得和大家都不一样,大家都在学,他就是不学,还不学的心安理得,周围的干劲一点都影响不了他,荀先生就差没说长远是老鼠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