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育麟被困在那间阴森的房间里,恐惧如汹涌的潮水,将他彻底淹没。他的呼吸急促而沉重,心脏在胸腔里疯狂跳动,仿佛要冲破胸膛。四周漆黑一片,死寂的氛围像一层密不透风的黑幕,紧紧包裹着他。他使出全身力气,疯狂地拍打着那扇紧闭的门,声嘶力竭地呼喊着救命,可回应他的只有自己绝望的回声,在空荡荡的房间里不断回荡,愈发显得诡异和凄凉。
就在他感到绝望,几乎要放弃挣扎的时候,突然想起村里老人曾说过的话:遇到不干净的东西,念毛主席语录,邪祟便会退散。慌乱之中,这成了他唯一的希望。刘育麟颤抖着声音,带着哭腔,开始大声念起毛主席语录。他的声音起初微弱且颤抖,随着每一个字的吐出,逐渐变得坚定有力。
说来也怪,随着他的念诵,房间里的温度似乎逐渐回升。原本冰冷刺骨的空气,慢慢有了一丝暖意。那股阴森的气息,像被一阵无形的风吹散,渐渐消散。房间里弥漫的腐朽味道,也不再那么浓烈。角落里似乎有光影在闪烁,像是有什么东西在悄然退去。
过了一会儿,只听“吱呀”一声,那扇紧闭的门缓缓打开了。门缝中透进一丝微弱的月光,照亮了刘育麟苍白惊恐的脸。他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顾不得许多,像一只受惊的兔子,拼命冲出门去,脚步踉跄地跑下楼。一路上,他的脑海里不断浮现出棺材里那件泛着诡异光泽的白色寿衣,还有那“砰砰”作响的棺材盖,这些画面如同鬼魅般紧紧缠着他。
刘育麟逃离鬼楼后,一路狂奔回住处。躺在床上,他的身体仍在止不住地颤抖,脑海中不断浮现出鬼楼里的恐怖场景。每一次闭眼,那阴森的房间、凄厉的哭声就会再次浮现,让他冷汗直冒。这一夜,他辗转反侧,一夜未眠,直到天亮,才在疲惫与恐惧中稍稍缓过神来。
第二天,刘育麟顶着浓重的黑眼圈,找到村里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老人见他神色憔悴,满脸惊恐,便关切地让他坐下,听他讲述昨晚的可怕经历。刘育麟一五一十地说完,声音仍带着些许颤抖。
老人听完,长叹一口气,缓缓说道:“那鬼楼本是村里一位大户人家的住所。多年前,大户人家的女儿阿珍,和邻村的一个小伙子相爱了。可当时的观念保守,未婚先孕被视为奇耻大辱。阿珍的家人觉得颜面尽失,将她关在了那间房里,不让她出门,也不许任何人探望。”
老人顿了顿,眼中满是怜悯:“阿珍在那狭小的房间里,独自生下了孩子。产后身体虚弱,又遭受家人的冷眼和辱骂,她不堪重负,最终在房间里上吊自杀了。孩子也不知去向,有人说被扔到了荒郊野外,也有人说被偷偷送走了。从那以后,每到夜晚,阿珍的冤魂就会在楼里哭泣,寻找她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