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别人,都是不行的,尤其是这不靠谱的朝廷文官集团。就是这武将之间,也是明争暗斗的,杨怀仁的遭遇,给曹小强泼了一头的冷水,瞬间明白,友军,是靠不住的,国民党军队之间的,见死不救的那种笑话,才是历史封建军队之间的常态。况且,杨怀仁这事,搞事的幕后黑手,说不定就是那几家将门之一,借刀杀人嘛,官场斗争,黑的很。
之前曹小强对宗师,还停留在个人武力值的强大上,同杨怀仁接触,日常相处,谈心中,曹小强才明白,一位宗师,在世俗中,拥有何等权力和影响力,基本等同于异姓王,实权的那种,只要不公开造反,无人敢定宗师有罪。在特殊情况下,宗师的权力堪比帝王。这不是说着玩的,是有现实例子的,只不过,曹小强再想问,杨怀仁就闭口不言了,反而说,等曹小强实力到了,就知道了,现在还是不要知道的太多,知道太多反而不利,努力提升修为才是最重要的。
杨怀仁说出那些话后,曹小强就知道,为啥,杨怀仁会出事,肯定是有跟杨家有利益冲突甚至有仇的人,害怕杨家出宗师后,打击报仇。当然这是曹小强自己的猜想,实际情况,可能更加复杂,杨怀仁从不多谈他被伏的事情,而且在教曹小强弟子的时候,都是用化名,不对外公开的,只知道刘家寨通过折家请了名杨家老人做教头。反正杨怀仁那一头白发,都不用化妆就让人相信他是一名老头。
曹小强现在迫切的想要提升修为,最好尽快突破到宗师,有些事情,也只有不受一般规则限制的宗师来做,才能安全,也不怕被逼反。曹小强脑中疯狂闪烁一些念头,不过现在也只能想,但凡真的做出格了,皇城司的那些密探,可不是摆设,他们可不好惹。那种钢针钉眼珠的绝技,曹小强现在可没把握能接住,尤其是被偷袭的时候。
现在要蛰伏,低调猥琐发育,曹小强太明白那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意义,曹小强现在需要时间,就是不知道有没有足够的时间了,针对自己的算计,估计已经开了。
曹小强是打算过完正月后,天气转暖一些,再准备出发去灵州路上任的,太晚了也不行,有很多要交接的,刘昌祚也有很多事情要处理,他的嫡系,也要慢慢回撤的,不能长期异地驻防的。
黄三,初五就开始开工生产马耕犁和八牛犁,准备生产完成,作为第二批刘家寨出发的人员去灵州路。
正月十八,曹小强带着一百弟子,一千乡团,带着一百俩马车出发了。因为第一批,甩锅给曹小强的第一批三万多厢军已经行军到了源泾路边界了,另外调拨过给曹小强的禁军,大约两万人,行军到了源泾路了。
曹小强也很吃惊,这帮人的行军速度还挺快啊,大过年的,也不知道歇一歇吗?还是朝廷甩包袱的决心太大?一刻都不想等了?把这帮鸡肋部队催这么急的赶过来?
现在不得不提前出发,去接收部队,不,应该是直接进行挑选,做这种事情,不能拖,趁现在自己很猛,很能打的名声在外,吓唬住这些兵痞,也趁他们人生地不熟的时候,闹事的有顾虑,要不,弄不好,曹小强怕自己的安排贯彻不下去,怕被那些老兵油子,挑起事端。必须快刀斩乱麻,敢挑事的,不行就杀几个鸡,给后面的猴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