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星期看到杨超越要来成都搞品牌见面会活动,查询了下路线,发现要三小时路程,就觉得远了,没打算去。
隔了几天,又查询了下路线,发现只要一个半小时,就觉得可以跑一趟了。
为什么短短几天,就这么大的差距呢?按说第一次查询后,远了,就完全没必要查询第二次,为什么会产生第二次查询的机会呢?
主要跟近期心态还是有关系,比如宅家工作多年,按说不缺钱的话,周边郊游,利用周末或者节假日,是完全可以跑全的,为什么这么多年没动过?就是觉得欠债,没资格出去完?还有觉得自己没学到真本事,不能蹉跎这些时间,不如用来学习,为什么就这么两天能学到精髓吗?还是说,累计起来,比如一年104天双休周末,5年,就是520天,要是真的好好学习,还是真的会产生成果的吧。
但是也要另外想,天天宅家,不多看看外面的天空和景色,会不会把自己搞得太自闭,反而思维打不开呢?而且出去步行一下和吸收一些新鲜空气,或者看蓝蓝的天,或者看汹涌的人潮,会不会给自己脑子带来新的冲击呢?而且要是每周走的地方不一样,多少会留下一些不一样的深刻印象吗?就当户外考察?
还有就是觉得人生有几个十年?能十年看到一次自己喜欢的大明星?人家来到这么近,还免费能看一眼,连这么点距离都舍不得过去看,谈何爱她呢?
所以最终才有第二次查询路线的想法,结果发现,没想到减半了?为什么会减半?跟当时的时间有关系?可能第一次是半夜吧,而且没注意看出发时间,可能就没连接地铁,路线又是公交车,可能就更长时间了,还看了打车,要接近80元哦,都说了现在自己负债,所以多花钱的想法就直接放弃了。
记得是2018年吧,杨超越那个团,就是火箭少女101,首次专辑发布,来成都东郊记忆搞,那时候刚喜欢杨超越不到2个月?还是3个月?本来是有机会找黄牛,搞个门票进去看的吧,但是从豆瓣小组了解到,至少要800元,没钱的我,只好放弃,那次来的时候,是去活动场地的外面,晃了几圈,没看到本人,但看到了粉丝在哪里搞游街,拿着大横幅,边走边喊口号,给杨超越助威。
这次还是免费,距离就一个半小时,我那么爱她,理论上,没有拒绝的理由了,必须得去。何况这样的外出活动,是可以为自己的随笔来个主题写作的。不然这篇文章就没有机会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