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派则坚定认为青铜器技术完全是本土原创,西方青铜器刚传入时,华夏的技术水平早已遥遥领先。
“这是什么情况啊?”罗杰忍不住小声问旁边的男学生。
“什么情况?”对方一脸茫然。
“台上讲的这个观点这么炸裂。”罗杰指了指PPT,“怎么没人站出来反驳?”
“反驳什么?”男学生耸了耸肩,“她的观点有理啊。青铜器技术的起源问题,在世界史学界本来就是有争议的……”
他忽然上下打量了一下罗杰:“诶,你不是我们历史学院的吧?”
“我们是国际班的。”罗杰指了指身边的安娜。
“哦,怪不得你的历史知识这么糟糕。”
“……”
罗杰沉默地扭回头,一脸无语。
历史差?开什么玩笑!
能考进博物馆的人,怎么可能历史差?
只不过台上作为“证据”展示的青铜剑,恰恰是他自己亲手仿制的,这让他实在没办法以一个“客观”的角度来看待整件事。
错误的前提,真的能推出正确的结论吗?
显然,安娜的母亲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而且,她的“答案”还显得格外有说服力。
她首先向大家展示了现场出土照片,重点是埋藏在土里的青铜器和人类遗骸。
接着,她拿出了德国权威机构提供的碳14测定报告,明确证明这些遗骸的年代大约是公元前16世纪,也就是距今3600年前。
至此,她的理论论证部分已经结束。
接下来就是实物展示环节——十五把青铜剑,被装在玻璃展柜里,整齐推了上来。
罗杰看到这一幕,忍不住暗暗佩服:好家伙,这招绝了!
用玻璃展柜隔离,参观者只能隔着玻璃看,不能上手。
不让碰的话,青铜器上的问题被发现的概率至少降低三分之二。
难道李教授他们也是隔着玻璃看的?
如果真是这样,那还真怪不得他们没有提出异议。
展示环节允许学生轮流上台近距离欣赏这些青铜剑。
罗杰旁边那个男学生显然是个积极分子,第一个冲了过去,成了第一批完成参观的人。
回到座位后,男生坐下便感慨道:
“不得不说,3000年前,西欧的青铜技术确实领先华夏不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