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内一度寂静无声,不知过了多久,有一个灯盏又燃灭了。
不知到了三更还是四更,李云昭缓缓地眨了眨眼,片刻之后,慢慢地合上眼睛睡了过去。
汤予荷轻手轻脚地下了床,从房间离去。
翌日,正值中秋佳节,城内很是热闹,街道上张灯结彩,人来人往,熙熙攘攘。
云宅也忙碌起来,小侍女们得了知春的准意,结伴着出门采购游玩去了。
李云昭午时方醒,起身下了床,只觉脑海中一阵天旋地转,昨夜的宿醉仍让她感到不适。
她捏了捏眉心,手扶着一旁的桌子,好一会儿才缓过神来。
“知春。”
“哎,姑娘,你可算起来了。”知春从门外进入,关切道,“感觉怎么样,头还疼吗?”
“还好。”李云昭轻拍额头,坐在方凳上,“现在几时了?”
“已经午时了。”知春嘴唇嗫嚅,欲说还休地看了看她。
“有话就说。”
知春抿了抿唇,低声道:“今早方刺史派人送口信来,说渡北大将军汤颂自丰城南下往京都归去,今夜会路过奉姑,应会在刺史府留宿一夜。”
李云昭思虑片刻,“还有别的吗?有没有林效的消息?”
“没有。”知春低眉摇头,“方大人还说,让姑娘早做打算。”
“早做打算?做什么打算?”
知春拿起梳妆柜上的檀木梳,轻柔地帮她梳理长发,沉吟道:“方大人没有明说,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李云昭眯起眼睛想了想,手指轻叩桌面,疑问道:“昨晚汤予荷过来了?”
知春诧异地啊了一声,眨了眨眼,“姑娘不记得了?”
李云昭瞥着她惊讶地表情,眉头微蹙,嘶了一声,伸手拍了拍脑袋,有些苦恼。
“只记得好像见过,但是什么都想不起来了……他来说了什么没有?”
“嗯……汤大人确实来过,不过,姑娘醉得糊涂,汤大人说几句话就走了。”知春讪笑道。
悬象着明,莫大乎日月。
世人信奉天地日月,每到中秋,总是要拜祭月亮,祈求福佑,托月追思。
城里各家酒楼已经被预定争占,人们等待天悬圆月,登高祭月,吟诗作对。李云昭的风客来、悦延楼两家酒楼的生意也忙得热火朝天。
因为汤颂要来奉姑,他又刚高升,名气正盛,是朝野上下炙手可热的一员猛将。方鱼年不好怠慢了,便派人来找李云昭,想让风客来的大厨帮着准备接风宴。